[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酱料用红外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7536.8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廖维容;秦刚;刘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珪一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P30/00;H05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台体 壳体 本实用新型 旋转安装 红外加热器 工业炒锅 红外反射 复合酱 连接件 红外线加热管 红外反射层 锅体内壁 加热装置 均匀加热 壳体连接 上小下大 内表面 涂覆 粘附 加热 能耗 清洁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酱料用红外加热器,现有技术中工业炒锅的加热装置无法较好地实现工业炒锅内表面食物均匀加热,且容易使物品粘附在锅体内壁上导致不便于清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转安装杆,设置在旋转安装杆上的红外线加热管,所述旋转安装杆顶端还设置有红外反射盖;所述红外反射盖包括多个由内至外顺次增大设置的圆台体壳体,涂覆在圆台体壳体上的红外反射层,安装在圆台体壳体外侧将多个圆台体壳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件;圆台体壳体呈上小下大的结构,且相邻两个圆台体壳体中,外侧的圆台体壳体的顶端直径小于内侧的圆台体壳体底端的直径;所述连接件均连接在圆台体壳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更加均匀,节约能耗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酱料用红外加热器。
背景技术
工业炒锅通常应用在食品领域中,在食品领域中常用作搅拌加热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工业炒锅上配套的搅拌装置通常都仅仅只是达到大部分混合均匀的目的。在加热的工业炒锅中,加热装置通常是设置在锅体的底端,通常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由于现有技术中该锅体底端电加热的方式容易导致锅体上的温度相对较高,因而邻近锅体内壁位置处的物质温度会相对较高,使其水分流失更快,粘度增加,进而导致高粘度的食物粘附在锅体内表面上,导致加热不均匀以及后期不便于清理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工业炒锅的加热装置无法较好地实现工业炒锅内表面食物均匀加热,且容易使物品粘附在锅体内壁上导致不便于清洁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复合酱料用红外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酱料用红外加热器,包括旋转安装杆,设置在旋转安装杆上的红外线加热管,
所述旋转安装杆顶端还设置有红外反射盖;所述红外反射盖包括多个由内至外顺次增大设置的圆台体壳体,涂覆在圆台体壳体上的红外反射层,安装在圆台体壳体外侧将多个圆台体壳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件;圆台体壳体呈上小下大的结构,且相邻两个圆台体壳体中,外侧的圆台体壳体的顶端直径小于内侧的圆台体壳体底端的直径;所述连接件均连接在圆台体壳体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更换了原有电阻加热的方法,采用红外线加热管对锅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通过旋转安装杆的设置,有效将红外线加热管发出的红外线均匀分散在锅体内,再通过红外反射盖中圆台体壳体的形状设置,能进一步将红外线加热管发出的红外线均匀更加均匀地分散并反射到锅体中,使加热更加均匀;同时,通过红外反射盖还能有效避免红外线溢出锅体,提高红外线的利用率,减少能耗。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在较低的能耗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加热效果,加热更加均匀;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可以使锅体本身的温度与锅体内复合酱料之间的温差减小,避免了复合酱料粘附在锅体内壁上,达到便于清洁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节省能耗,最内侧的圆台体壳体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安装杆上。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仅仅采用旋转安装杆带动红外线加热管旋转,而红外反射盖并不会随着旋转安装杆的旋转而转动,减少驱动旋转安装杆旋转的电机的能耗,节约成本。
为了达到混合加热更加均匀的目的,所述旋转安装杆的底端位置处还设置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可以被旋转安装杆带动旋转,采用同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安装杆旋转即可同时达到带动红外线加热管旋转和搅拌的目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红外反射层采用纳米级陶瓷材料构成。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加热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均匀围绕旋转安装杆一周设置。
进一步,所述圆台体壳体的锥角为30~150度。更进一步,所述圆台体壳体的锥角为80~12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在较低的能耗条件下获得较好的加热效果,加热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珪一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珪一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7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锅机
- 下一篇:一种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球磨挤压改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