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双柱塞式液压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0392.7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1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穆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纳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0 | 分类号: | B01D17/00;C07C7/00;C07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相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 分离装置 氢氧化钠 双柱塞式 恒压 二甲苯溶液 储液装置 动力装置 分离提供 分离效果 分离效率 混合溶液 活塞容器 输送压力 物理特性 不互溶 二甲苯 恒定的 恒压泵 混合液 恒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压双柱塞式液压分离装置,包括躯替动力装置、活塞容器组、液相分离器和储液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恒速恒压泵为混合的氢氧化钠和二甲苯溶液的分离提供了恒定的输送压力,保证素有混合液在进入液相分离器中时流速和流量的一致性,便于混合溶液在在液相分离器中利用氢氧化钠与二甲苯不互溶的物理特性进行分离,使得混合的溶液在液相分离器中分离效率更快,分离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压双柱塞式液压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二甲苯具刺激性气味、易燃,与乙醇、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在水中不溶塑料、燃料、橡胶,备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种胶粘削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气体。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尚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去除车身的沥青医院病理科主费用于组织、切片的透明和脱蜡工业邻二甲苯为原料,先用工业浓硫酸洗涤至酸层无但,再依次用10%氧化钠溶液水洗涤至合格,分出水层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然后精馏,待馏出物清亮后,收集中间馏分即为纯品。
在10%氧化钠溶液水洗涤后至分出水层时,需要将氧化钠溶液与二甲苯进行分离,因为二甲苯不溶于水,但是在储存罐中需要将两溶液分离,一般的分离方法中两者的混合液为静置分层,且分离效率低下,分离效果差,得到的二甲苯纯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恒压双柱塞式液压分离装置,能够解决二甲苯生产过程中采用静置分层,效率低下,得到的产品纯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恒压双柱塞式液相分离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躯替动力装置、活塞容器组、液相分离器和储液装置;
所述躯替动力装置包括恒速恒压泵和油箱,恒速恒压泵连接在油箱上;
所述活塞容器组包括一对并联的第一活塞容器和第二活塞容器,第一活塞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阀门A、阀门C;第二活塞容器的两端设置有阀门B和阀门D;所述阀门A与阀门B并联连接在恒速恒压泵上通过恒速恒压泵将油箱的液压油泵入活塞容器组内;所述阀门C与阀门D并联连接在液相分离器上;所述阀门A与第一活塞容器之间的管路以及阀门B与第二活塞容器之间的管路之间连接有一串联有阀门a和阀门b的管路,阀门a与阀门b之间的管路通过管道连接在油箱内;所述阀门C与第一活塞容器之间的管路以及阀门D与第二活塞容器之间的管路之间连接有一串联有阀门c和阀门d的管路,阀门c与阀门d之间的管路连接在储液装置上;
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和隔膜泵;所述储液罐通过隔膜泵向活塞容器组内泵入存储液;
所述液相分离器连接在活塞容器组的输出口上,所述液相分离器包括外罐体、进液管、氢氧化钠出液口和二甲苯出液口;所述进液管的侧边伸入至外罐体的中心位置且进液管在外罐体的中心位置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液管的输出端口低于二甲苯出液口,所述二甲苯出液口设置在外罐体的侧边,所述氢氧化钠出液口设置在外罐体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分离器的氢氧化钠出液口与二甲苯出液口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氢氧化钠收集罐和二甲苯收集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恒速恒压泵为混合的氢氧化钠和二甲苯溶液的分离提供了恒定的输送压力,保证素有混合液在进入液相分离器中时流速和流量的一致性,便于混合溶液在在液相分离器中利用氢氧化钠与二甲苯不互溶的物理特性进行分离,使得混合的溶液在液相分离器中分离效率更快,分离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纳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纳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0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相萃取装置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乙酸乙酯脱水装置的原料进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