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2451.4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杰;刘朋飞;彭刚;李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两市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对接元件 缸体 对接装置 流体驱动 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 流体出入口 对接技术 连接效率 流体出入 伸出运动 缩回运动 释放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对接元件和第二对接元件;所述第一对接元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周围的多个连接部;所述第二对接元件包括第二接头、布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周围的多个缸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缸体中的活塞,所述活塞设置有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流体出入口,以能够通过流体出入所述缸体而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或伸出运动,以在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连接部时使所述活塞带动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对接或分离。本对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对接技术中的连接效率不高,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接接头的快速互联主要包括机械互联、电气互联以及流体互联,机械互联为快速互联的基础,而当电气、流体互联后,通常在保证插头和插座连接以后,接头才可能工作。在现有的对接接头互联方式中,对于机电液组合连接的结构研究甚少,三种互联方式往往是分开进行的,连接效率不高,响应速度慢,而且现有的电器的对接接头连接不稳固,容易出现内部电器连线因振动而脱落的现象。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对接以克服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该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接装置连接效率不高、响应速度慢以及连接不稳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流体驱动的对接装置包括:
第一对接元件和第二对接元件,所述第一对接元件包括第一接头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头周围的多个连接部;所述第二对接元件包括第二接头、布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周围的多个缸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缸体中的活塞,所述活塞设置有用于固定或释放所述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流体出入口,以能够通过流体出入所述缸体而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或伸出运动,以在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连接部时使所述活塞带动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对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柔性端头,所述活塞缩回运动时,所述柔性端头能够在所述缸体的内壁的挤压下朝向所述连接部弯折以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缩回的方向抵挡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缸体的开口端的内壁面为斜面,所述斜面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的方向朝向所述缸体内部倾斜以能够在所述活塞缩回运动时引导所述柔性端头朝向所述连接部弯折。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柔性端头抵挡配合的凸缘。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锁勾,所述连接部为对应的锁扣。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为通过弹性铰链与所述活塞连接的卡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时,所述卡板能够在所述缸体的内壁的挤压下朝向所述连接部运动以沿所述活塞缩回运动缩回的方向抵挡所述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活塞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的容纳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容纳腔端口处的一圈端壁。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侧面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的端面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的端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电连接的凹陷部。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分别连接有导线。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对接元件包括缸体以及设置在缸体中的活塞,活塞上设置有固定部,可固定住第一对接元件上的连接部,缸体上设置有流体出入口,通过对流体的控制使缸体中的活塞做缩回运动或伸出运动即可带动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对接或分离。这种流动驱动的对接方式,尤其适用于大载荷、非人工操作的对接场景,将机械互联、流体互联与电气互联组合在一起,连接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尤其是在中断缸体内流体的流通出入路径后,可以使保证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对接后的稳固性,不容易出现现有的内部电器连线因振动而脱落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2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