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3660.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潘远望;顾亚泽;陈耀雄;张慧年;李涛;康芝旺;张会鹏;沈州林;朱凯旋;张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至信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6 | 分类号: | B21D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杆 铰接 出料接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 压机上滑块 安装板 复合模 压机 工作安全性 互相交叉 接料滑板 螺栓铰接 螺栓配合 生产效率 自动生产 交叉处 下台面 出料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包括压机上滑块、压机下台面,压机上滑块和压机下台面相对侧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与一个摇杆二铰接,两个摇杆二互相交叉且交叉处通过螺栓铰接,每个摇杆二与一个摇杆一铰接,两个摇杆一端部铰接并与连杆一连接,连杆一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U型槽,连杆一前端设有连杆二,连杆二上设有接料滑板。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出料自动生产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其工作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料装置,尤其是一种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合落料模上出料时,由于模具结构的限制,原来对于每次冲压后都需要操作人员实行手工取件,一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二来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包括压机上滑块、压机下台面,压机上滑块和压机下台面相对侧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板,每个安装板与一个摇杆二铰接,两个摇杆二互相交叉且交叉处通过螺栓铰接,每个摇杆二与一个摇杆一铰接,两个摇杆一端部铰接并与连杆一连接,连杆一上设有与螺栓配合的U型槽,连杆一前端设有连杆二,连杆二上设有接料滑板。
作为优选,两个摇杆二上均设有两个以上用于固定螺栓的孔位,孔位之间的间隔为50mm。通过孔位调节来满足不同模具闭合高度。
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出料自动生产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其工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摇杆一1,摇杆二2,连杆一3,连杆二4,接料滑板5,安装板6,U型槽7,压机上滑块8,压机下台面9,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一种复合模上出料接料装置,包括压机上滑块8、压机下台面9,压机上滑块8和压机下台面9相对侧对称设有一对安装板6,每个安装板6与一个摇杆二2铰接,两个摇杆二2互相交叉且交叉处通过螺栓10铰接,每个摇杆二2与一个摇杆一1铰接,两个摇杆一1端部铰接并与连杆一3连接,连杆一3上设有与螺栓10配合的U型槽7,连杆一3前端连有向后倾斜的连杆二4,连杆二4上设有接料滑板5。
该结构运用的是双连杆结构,依靠冲床上滑块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接料滑板的前后运动,自动接住从上模下来的工件,使工件顺利滑入盛具中。具体步骤如下:
当冲床滑块下降冲压零件时,摇杆一1和摇杆二2联动,带动连杆一3及连杆二4上的接料滑板5向后运动,避开模具工作部位。当完成工作内容,冲床滑块向上运动时,同样双摇杆联动带动连杆和接料滑板5向前运动,接料滑板5升入至模具凹模型腔下方。这时冲床打杆将零件打下,接料滑板5刚好接住。当下一个冲次到来时,接料滑板5继续向后运动,零件便由于惯性和自身重力滑入至冲床外的盛具中。此动作循环工作,便达到了预期自动接料效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至信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至信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3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废料堵塞型五金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矽钢片冲床取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