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8153.6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艾弗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B60K1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横屿路17号(原连江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管道 气压检测装置 出气接口 活动卡接 进气接口 无缝连接 自检装置 储氢电池 汽车管路 弹簧 氢能 漏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进气管道 内腔中部 灵敏度 固定卡 有压力 检测 触头 内腔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包括储氢电池,所述储氢电池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末端无缝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出气接口末端无缝连接有出气管道,所述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末端外侧均固定卡接有漏气检测装置,所述出气管道左端活动卡接有第一气压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内腔右侧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出气管道活动卡接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内腔中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活动卡接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触头,所述出气管道末端无缝连接有用气组件,该自检装置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使用方便,适合进行普遍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
背景技术
氢能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均的到了巨大的关注和相关的研发,其中储氢电池的安全防护工作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但现有的装置中关于如何进行管路自检的内容仍不足以满足实际生产和使用中的问题,同时氢气泄漏的后果更是十分严重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包括储氢电池,所述储氢电池右端固定连接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末端无缝连接有进气管道,所述出气接口末端无缝连接有出气管道,所述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末端外侧均固定卡接有漏气检测装置,所述出气管道左端活动卡接有第一气压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内腔右侧开有第一凹槽,所述出气管道活动卡接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内腔中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活动卡接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触头,所述压力触头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左端固定连接有电阻触头,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内腔左端固定连接有电阻片和数据处理电路板,所述电阻触头上端与电阻片下端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右端固定连接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出气管道末端活动卡接有第二气压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气压检测装置的结构与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完全相同,所述出气管道末端无缝连接有用气组件。
优选的,所述进气接口、出气接口、出气管道和进气管道均设有两个且在储氢电池右端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和进气管道均为硫化橡胶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和第二气压检测装置内腔均设有纽扣电池。
优选的,所述电阻片和数据处理电路板均与液晶显示屏电性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氢能汽车管路自检装置,通过设置进气接口、进气管道、出气接口、出气管道和漏气检测装置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在氢气尚未到达燃烧室之前就检测是否发生泄漏的效果,能够将气体泄漏的危险降到最小,也能够尽可能早的发现潜在的危险;通过设置压力触头、检测弹簧、电阻片和数据处理电路板的结构,达到了能够将管路气压数字化的效果,从而能够推断出管路内流出的气体的多少;通过设置第一气压检测装置和第二气压检测装置的结构,达到了能够比对管路两端的管路压力的效果,如果数值差距过大则说明在气体传输过程中发生了泄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气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氢电池、11进气接口、12出气接口、13出气管道、14漏气检测装置、15进气管道、2第一气压检测装置、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 直杆、24电阻触头、25压力触头、26检测弹簧、27电阻片、28数据处理电路板、29液晶显示屏、3第二气压检测装置、4用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艾弗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艾弗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8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