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充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0673.0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真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49/06;F04B39/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输入口 电源控制装置 充气泵 直流电 交直流两用 充气系统 转子电机 电源 交流电源转换 直流电源输出 本实用新型 导线连接 动力系统 照明系统 散热口 体积小 输出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充气泵,包括电源(1)、控制及动力系统(4)、照明系统(5)、充气系统(6)及散热口(7),所述充气系统(6)设置于充气泵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包括第一电源输入口(11)、第二电源输入口(12)及电源控制装置(13),所述第一电源输入口(11)及所述第二电源输入口(12)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通过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将所述电源输入口连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然后输出到转子电机(48);通过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将所述电源输入口连接的直流电源输出到转子电机(48)。具有交直流电两用、体积小方便携带,容易提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充气泵。
背景技术
车用打气泵又叫充气机、打气机、充气泵,通过内部马达的运转来工作。原理:马达运转,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轮胎中,也算是使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来同汽车、皮球、橡皮船充气。
目前市面上的充气泵要么是使用12V车载点烟器电源进行工作,要么是使用家用交流电源进行工作,没有能同时利用两种电源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充气泵,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1)现有车载充气泵,其工作电源要么是12V车载点烟器电源,要么是家用交流电源,没有能同时利用两种电源进行工作的充气泵。
(2)现有直流充气泵,其工作时需要汽车原地怠速供给电源,增加汽车的能源消耗不利于环保,如要使用交流电源供电时,需外接转换器,才能使充气泵安全稳定工作,其操作复杂,不利于环保。
(3)现有交流充气泵,其机体的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无法在旅途中应急。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便携式交直流两用充气泵,包括电源(1)、控制及动力系统(4)及充气系统(6),所述充气系统(6)设置于充气泵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包括第一电源输入口(11)、第二电源输入口 (12)及电源控制装置(13),所述第一电源输入口(11)为直流电源输入口;所述第二电源输入口(12)为交流电源输入口;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能够使所述第二电源输入口(12)接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及动力系统(4)包括转子电机(48),所述第一电源输入口(11)通过一条导线与所述转子电机(48)连接,提供动力;所述第二电源输入口(12)通过一条导线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一端,为通过一导线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另一端的转子电机(48)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输入口(11)接入的直流电压为12V;所述第二电源输入口(12)接入的交流电压为100V-240V;所述电源控制装置(13)能够将电压为100V-240V的交流电转换为电压为12V的直流电。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及动力系统(4)包括电子显示屏(41)、转换键(42)、第一数值键(43)、第二数值键(44)、照明键(45)、控制线路板(46)、压力传感器(47)、转子电机(48)及充气泵(49),所述电子显示屏(41)其一侧设置有照明键(45),其另一侧设置有转换键(42)、第一数值键(43)、第二数值键(44),所述转换键 (42)设置与所述第一数值键(43)与所述第二数值键(44)之间,所述转换键(42)、第一数值键(43)、第二数值键(44)呈竖直和/或水平排列。
作为优选的,所述照明键(45)的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系统(5),所述照明系统(5)有多种照明模式,白光或红光或黄光或蓝光或绿光或组合光持续发射光线或者发射出闪烁光或者发射出SOS求救信号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真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真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0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能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气体置换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