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开路保护功能的CT感应取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0847.3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家威;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50/10;H02H3/08;H02H5/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温保护器 分压电阻 双向可控硅 感应取电装置 开路保护 开路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取能互感器 串联支路 散热片 串联 电流感应电源 储能蓄电池 功能完善 控制保护 取电效率 适用场景 依次相连 控制级 能力强 并联 耐受 | ||
1.一种带开路保护功能的CT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取能互感器、电流感应电源和储能蓄电池;
其中,所述取能互感器上设置有开路保护模块;
所述开路保护模块包括双向可控硅、散热片、第一过温保护器、第二过温保护器、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散热片、第一过温保护器和第二过温保护器均设置在所述双向可控硅表面;
所述双向可控硅与第二过温保护器串联构成第一串联支路;
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分压电阻串联后再与所述第一串联支路进行并联;
所述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级通过第一过温保护器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高压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互感器为可拆卸分体式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分体部分和第二分体部分;
所述第一分体部分与第二分体部分通过抱箍固定在电缆线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互感器包括ABS阻燃塑料外壳、环氧树脂填充层、铁芯和二次引线;
所述环氧树脂填充层设置在外壳和铁芯之间;
所述第一分体部分和/或第二分体部分的连接部位的环氧树脂填充层上设置有密封垫和防水槽;
所述铁芯上设置有单边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与所述开路保护模块相连接;
所述开路保护模块和电流变送单元均与所述二次引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应电源包括电流变送单元、整流单元、缓冲单元、控制单元、保护单元、储能蓄电池管理单元、输出单元和告警单元;
所述电流变送单元、整流单元和缓冲单元依次相连;
所述储能蓄电池管理单元和输出单元均与所述缓冲单元相连接;
所述整流单元、缓冲单元、储能蓄电池管理单元、输出单元和告警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所述电流变送单元和输出单元均与保护单元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第一可恢复保险丝、第二可恢复保险丝、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三压敏电阻、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
其中,所述第一可恢复保险丝与第一电感串联,所述第二可恢复保险丝与第二电感串联;
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第三压敏电阻串联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串联支路并联,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三压敏电阻接地;
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可恢复保险丝的高压端相连接,第一压敏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压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一端与第二可恢复保险丝的低压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包括霍尔电流传感器、采样电阻、电压比较器和三极管;
其中,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绕组用于采集缓冲单元输出的电流大小,输出绕组与采样电阻相连接,采样电阻与电压比较器并联,三极管的控制级与电压比较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送单元为电流变送器;
所述整流单元为整流桥;
所述缓冲单元为大容量双电层电解电容;
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所述储能蓄电池管理单元为蓄电池管理芯片;
所述告警单元为电磁式继电器或三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08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