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薯苗栽插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5416.6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8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董顺旭;候夫云;李爱贤;张海燕;汪宝卿;段文学;解备涛;王庆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横杆 薯苗 连接杆 固定圆片 种薯苗 钢片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顶端 闭合 复位弹簧 向上倾斜 转动连接 保护层 闭合时 可复位 张开 伤害 | ||
为了解决薯苗栽插过程中容易对薯苗产生伤害以及栽插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薯苗栽插工具,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并可复位的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手柄前端的连接杆以及位于连接杆顶端的薯苗固定圆片,所述手柄之间设有用于保持两手柄在不受外力下保持张开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由第一横杆和连接于第一横杆前端并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第二横杆组成,所述连接杆下方连接有一定高度的钢片,所述手柄闭合时带动两第二横杆向内侧闭合,并且两钢片呈一定夹角,所述薯苗固定圆片内侧设有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薯苗种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苗栽插工具。
背景技术
甘薯种植过程中,栽插还无法实现完全的机械化,需要花费大量人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方式的种植成本进一步加大。
甘薯种植方式逐步改变,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种植方式逐渐改变为农场性质的种植制度,甘薯对栽插期要求较为严格,随着农业劳动力的逐渐短缺,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应的劳动力进行甘薯栽插变得越来越困难。
随着覆膜,滴灌等技术的兴起,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兴起,甘薯的种植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但现在具体的栽插方式还在进一步摸索中。
滴灌配合的栽插模式中,现有的栽插工具多为简单的木棍等,只要求把薯苗埋在垄上,不但能对薯苗造成伤害,而且还不能有效的控制甘薯的入土形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甘薯快熟栽插工具,具有一次性完成薯苗的破膜,刨坑,栽苗,填土等工序,并且不伤薯苗,还能控制薯苗的入土形式。配合薯苗的水肥药一体化的浇水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甘薯的栽插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薯苗栽插工具,包括两个可交叉转动连接并可复位的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手柄前端的连接杆以及位于连接杆顶端的薯苗固定圆片,所述手柄之间设有用于保持两手柄在不受外力下保持张开的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由第一横杆和连接于第一横杆前端并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第二横杆组成,所述连接杆下方连接有一定高度的钢片,所述手柄闭合时带动两第二横杆向内侧闭合,并且两钢片呈一定夹角,所述薯苗固定圆片内侧设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进一步的,所述钢片高度为30~50mm。
进一步的,所述薯苗固定片为圆片。
将薯苗固定片设为圆片减少在栽插过程中固定片边角对于薯苗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橡胶保护层或者塑料垫片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次性完成薯苗的破膜、刨坑、栽苗、填土等工序,配合薯苗的水肥药一体化的滴灌模式,能够大幅度提高甘薯的栽插效率和成活率,为大规模的甘薯种植降低了人力方面的风险,提高种植效率3-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闭合状态下的薯苗栽插工具俯视图
图2为薯苗栽插工具主视图的局部视图
其中,1-手柄,2-复位弹簧,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薯苗固定圆片,6-橡胶保护层,7-钢片。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1-2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5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苜蓿幼苗移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行距自动标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