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6285.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晶;赵振宁;张清峰;李媛园;孙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壁 汽水系统 锅炉 省煤器 本实用新型 炉膛结构 入口连接 输出管线 汽轮机 过冷水 过热器 吸热量 再热器 蒸发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水系统,包括锅炉和汽轮机(4),该锅炉含有省煤器(1)、第一水冷壁(2)、过热器(3)和再热器(5),省煤器(1)的出口通过过冷水输出管线(21)与第一水冷壁(2)的入口连接;该锅炉还包括第二水冷壁(6),或者,该锅炉还包括第二水冷壁(6)和第三水冷壁(7)。该汽水系统能够在不改变炉膛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汽水系统中工质蒸发实际所需热量,调减水冷壁的吸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水系统包括锅炉和汽轮机,锅炉含有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炉膛是锅炉燃烧组织的最主要部件,其空间通常由水冷壁管道围成。炉膛的形状和大小通常按照燃料燃烧的需求来设计,这就可能使得炉膛水冷壁的受热面积并不能与汽水系统蒸发吸热量很好地匹配。当炉膛水冷壁面积少于汽水系统蒸发吸热需求时,可以通过增加省煤器受热面来弥补。但当炉膛水冷壁面积远超汽水系统蒸发吸热需求时,则缺少比较安全和经济的方法来调减水冷壁的吸热量。
为了解决锅炉炉膛水冷壁的受热面积与汽水系统蒸发吸热量不匹配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了在炉膛水冷壁烟气侧表面敷设卫燃带,即用绝热性能较好的耐火材料覆盖一部分炉膛水冷壁,使这部分水冷壁不吸热或少吸热。其缺点是:1、对于灰熔点较低的燃料,容易造成炉膛结渣,影响锅炉安全运行。2、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必须增加尾部烟道受热面才能保证排烟温度不升高,导致锅炉制造或运行成本升高。
名词解释:
饱和温度:水和水蒸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饱和状态时所具有的温度。饱和状态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等。饱和温度与水和水蒸气的压力一一对应。
过冷水:温度低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水。
饱和蒸汽:温度等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水蒸气。
过热蒸汽:温度高于对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水蒸气。
再热蒸汽:从汽轮机抽出并返回锅炉加热的水蒸气。
汽水系统:锅炉中工质(水或蒸汽)流过的所有管道和设备的总称,包括各类受热面及其连接管道等。
水冷壁:锅炉中围成炉膛的受热面总称,是汽水系统中工质主要的蒸发受热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汽水系统中锅炉的炉膛水冷壁的受热面积与汽水系统蒸发吸热量不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水系统,该汽水系统能够在不改变炉膛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汽水系统中工质蒸发实际所需热量,调减水冷壁的吸热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水系统,包括锅炉和汽轮机,该锅炉含有省煤器、第一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的出口通过过冷水输出管线与第一水冷壁的入口连接;该锅炉还包括第二水冷壁,或者,该锅炉还包括第二水冷壁和第三水冷壁。
当所述汽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冷壁时;第一水冷壁的出口通过饱和蒸汽输出管线与过热器的入口连接,过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一输送管线与第二水冷壁的入口连接,第二水冷壁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线与汽轮机的过热蒸汽入口连接,汽轮机的再热蒸汽出口通过再热蒸汽返回管线与再热器的入口连接,再热器的出口通过再热蒸汽输出管线与汽轮机的再热蒸汽入口连接。
当所述汽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冷壁,且过热器含有低温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时;第一水冷壁的出口通过饱和蒸汽输出管线与低温过热器的入口连接,低温过热器的出口通过过热器连接管线与末级过热器的入口连接,末级过热器的出口通过过热蒸汽输出管线与汽轮机的过热蒸汽入口连接,第二水冷壁的入口通过第一输送管线与过热器连接管线连接,第二水冷壁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线与过热蒸汽输出管线连接,汽轮机的再热蒸汽出口通过再热蒸汽返回管线与再热器的入口连接,再热器的出口通过再热蒸汽输出管线与汽轮机的再热蒸汽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6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草酯加氢制乙二醇工艺中原料预热气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