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6454.3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0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辉;索志慧;孙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18;B0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口 循环吸入口 循环流道 排出口 搅拌机构 搅拌筒体 搅拌叶片 搅拌轴 上盖 搅拌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 工作原理 化工设备 搅拌效率 搅拌性能 传统的 上端 紧靠 排出 筒壁 相通 清晰 流动 | ||
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筒体,上盖,搅拌轴,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搅拌筒体的筒壁内设有循环流道,循环流道的上端设有循环吸入口,循环流道的底部设有循环排出口,循环吸入口循环流道与循环排出口连接相通,上盖底部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紧靠搅拌轴设置,搅拌泡沫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作用下往所述循环吸入口流动,经过循环吸入口后从循环排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与传统的搅拌装置结构相比,可提高搅拌性能,提升搅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搅拌机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物料的混合是通过搅拌、振荡或其他方法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粉末完全混合成均匀状态。搅拌是最为常见的加工手段,主要利用搅拌器的机械切力作用或气动力产生剪切作用和对流混合作用使液体分散均匀。现有的搅拌机构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的产生会影响操作人员对搅拌物状态的观察,这影响着搅拌物最终的性能,最终影响着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对传统搅拌机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搅拌机构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的产生会影响操作人员对搅拌物状态的观察,这影响着搅拌物最终的性能,最终影响着产品质量等不足,提出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可提高搅拌性能,提升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筒体,设置在搅拌筒体顶部的上盖,设置在搅拌筒体内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的筒壁内设有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的上端设有循环吸入口,所述循环流道的底部设有循环排出口,所述循环吸入口循环流道与循环排出口连接相通,所述上盖底部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紧靠搅拌轴设置,搅拌泡沫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作用下往所述循环吸入口流动,经过循环吸入口后从循环排出口排出。
所述搅拌筒体圆周方向的筒壁均布设有5-10条竖向循环流道。
所述循环吸入口内设有负压吸气头。
所述循环排出口内设有过滤网。
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搅拌轴为对称轴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角度为可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清除搅拌泡沫的搅拌机构,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结构上由搅拌筒体、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循环流道、循环吸入口、循环排出口以及出风口等构成,搅拌泡沫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作用下往循环吸入口流动,经过循环吸入口后从循环排出口排出,循环排出口设有过滤网可以过滤泡沫,将液体继续返流至搅拌筒体内,与传统的搅拌装置结构相比,可提高搅拌性能,提升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搅拌筒体1、第一搅拌叶片2、循环排出口3、搅拌轴4、循环吸入口5、第一出风口6、动力输出端7、第二出风口8、第一搅拌叶片9、循环流道10、上盖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6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漂白粉生产线的搅拌筒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药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