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8727.8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3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清;张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硅纳电子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6 | 分类号: | B65G53/06;B65G53/60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出料管 混料室 压缩空气源 加料组件 输料组件 出料口 储料箱 硅微粉 加料器 自动化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 固体物料 生产设备 出气罩 进气管 储料 连通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它包括: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储料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箱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混料室;压缩空气源,所述压缩空气源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混料室相连通;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料室相连通;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料管另一端相连通的分离器、形成在所述分离器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料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分离器顶部的出气罩。从而使得储料箱内的固体物料能够经出料口导入下游的生产设备,有利于形成自动化生产线,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料器,具体涉及一种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
背景技术
球形硅微粉填料具有的硬度高、熔点高、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量填充,其自然堆积密度达68%以上,并具有完全的化学惰性,不论处在有触媒或多成分化学系统中,都不会产生化学变化或诱导反应的发生,即使在极高温度或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裂解变质,因此是生产环氧塑封材料、低辐射电子封装材料的重要原料。硅微粉通常是由天然石英(SiO2)或熔融石英(天然石英经高温熔融、冷却后的非晶态SiO2)经破碎、球磨(或振动、气流磨)、浮选、酸洗提纯、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硅微粉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加料器以导入特定的设备中(不同的生产工艺采用不同的生产设备),而现有的加料器显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难以满足自动化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它包括:
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包括储料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储料箱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混料室;
压缩空气源,所述压缩空气源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混料室相连通;
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混料室相连通;
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料管另一端相连通的分离器、形成在所述分离器底部且与其相连通的出料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分离器顶部的出气罩。
优化地,所述输料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储料箱和所述混料室之间的输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分离器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导料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罩侧面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优化地,它还包括用于支撑至少所述加料组件和所述输料组件的移料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通过在储料箱底部设置与压缩空气源相连通的混料室,再配合特定结构的加料组件而实现固气分离,从而使得储料箱内的固体物料能够经出料口导入下游的生产设备,有利于形成自动化生产线,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硅微粉生产用空气加料器,主要包括输料组件2、压缩空气源3、加料组件4和出料管5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硅纳电子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硅纳电子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8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T包装线送风机装置
- 下一篇:PVC尾渣气力输送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