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1956.5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曲克明;崔正国;朱建新;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流人工湿地 垂直流人工湿地 二级复合 污泥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 对虾养殖池 生物滤器 养殖系统 双循环 蓄水池 对虾 海水 滤食性鱼类 排泄物 对虾养殖 深度处理 生态效益 系统能耗 养殖 贝类 并联 残饵 螺类 水中 外排 连通 串联 过滤 污染物 净化 节约 能源 | ||
1.一种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贝藻生物滤器和蓄水池,所述对虾养殖池、污泥处理池、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和蓄水池依次序连通,所述蓄水池与对虾养殖池连通;所述贝藻生物滤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并联,所述贝藻生物滤器还设置支路由贝藻生物滤器连接至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所述支路上设置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藻类为海带、紫菜、石莼、江蓠、龙须菜、鼠尾藻和马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贝藻生物滤器内养殖的贝类为扇贝、贻贝、牡蛎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和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种植耐盐植物;所述耐盐植物为互花米草;所述污泥处理池内养殖滩涂蟹类和弹涂鱼;所述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内养殖滤食性鱼类、贝类和螺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上行池和下行池,所述下行池上部设有接收来自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排出水的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所述上行池上部设有向蓄水池排水的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所述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的位置高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所述上行池下部和下行池下部设置多孔隔离装置,所述多孔隔离装置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底部之间形成阻塞减缓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池和下行池内填设有填充基质,所述填充基质的高度低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水口且与二级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出水口的下边缘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基质的粒径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基质2~3mm、二级基质2~4cm、三级基质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杀菌消毒装置和循环水泵,所述对虾养殖池内设置增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海水对虾综合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虾养殖池的下部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池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污泥处理池的顶部与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多孔隔离装置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19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生物浮岛
- 下一篇:一种基于建筑物墙面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