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型钢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3207.6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0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钟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顺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5/06;E05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李群华 |
地址: | 54500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固定页 铰链轴 铰链活动页 固定件 锁紧螺丝 本实用新型 紧密贴合 锁紧螺纹 安装孔 螺纹孔 铰链 销轴 销轴两端 紧固 下沉 车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铰链,包括铰链轴、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第一锁紧螺丝,所述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均为L型结构,铰链轴包括销轴、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销轴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相连,铰链固定页的一端与铰链活动页一端通过销轴相连,铰链固定页与铰链活动页之间紧密贴合,铰链固定页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一安装孔,铰链活动页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二安装孔,铰链固定页安装铰链轴的一端上还设有第一锁紧螺纹孔,第一锁紧螺丝通过第一锁紧螺纹孔与铰链轴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锁紧螺丝对铰链轴进行紧固,使铰链轴与铰链固定页之间紧密贴合,有效避免车门在使用过程中的下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钢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门连接的型钢铰链。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中,需要采用铰链将车门安装在车体上,现有常采用冲压铰链作为连接件将车门与车体相连,但冲压铰链的螺栓与铰链安装孔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在分装时易会造成门与侧围的偏差,需要安装工人对分装后的车门进行再次调整,导致汽车安装的工作量增大。同时螺栓与铰链安装孔之间的空隙易造成车门的细微活动,导致车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下沉等问题 ,影响车门的正常开启和关闭,导致客户体验降低,严重限制了车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钢铰链,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螺栓与铰链安装孔之间具有空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钢铰链,包括铰链轴、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第一锁紧螺丝,所述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均为L型结构,所述铰链轴包括销轴、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销轴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相连,所述铰链固定页的一端与铰链活动页一端通过销轴相连,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分别对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进行有效固定,使铰链固定页与铰链活动页之间紧密贴合,所述铰链固定页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一安装孔,所述铰链活动页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铰链固定页安装铰链轴的一端上还设有第一锁紧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通过第一锁紧螺纹孔与铰链轴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包括第二锁紧螺丝,所述铰链活动页安装铰链轴的一端上还设有第二锁紧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丝通过第二锁紧螺纹孔与铰链轴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最小破坏扭矩不小于50N.m,所述第一锁紧螺纹孔的最小破坏扭矩为15N.m。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轴、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第一锁紧螺丝选自半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时效钢、碳Ni-Co型超高强度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还包括聚四氟乙烯垫,所述聚四氟乙烯垫为圆环结构,并套在铰链轴上,所述聚四氟乙烯垫设于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的表面还设有氟硅改性丙烯酸防腐树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轴表面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方向与铰链轴的旋转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锁紧螺丝还包括弹性件、卡合件,所述第一锁紧螺丝的尖端处凹陷形成弹性件容纳腔,所述弹性件安装在弹性件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弹性件容纳腔底部相连,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卡合件相连,所述卡合件安装在弹性件容纳腔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销轴与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进行完全接触,并利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将铰链固定页与铰链活动页紧密贴合,有效除去铰链固定页与铰链活动页之间的空隙,避免车门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产生下沉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锁紧螺丝对铰链轴进行有效锁紧,进一步对铰链轴进行紧固,防止铰链轴与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之间发生晃动而导致铰链轴的弯曲,提高铰链轴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上采用螺纹孔和安装孔,有效简化铰链固定页、铰链活动页的安装结构,方便安装工人进行安装,降低工作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顺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市顺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3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