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乐器用振动膜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4003.4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3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博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用 振动膜板 传统结构 振动发声 发声腔 蜂窝体 可安装 振动膜 乐器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乐器用振动膜板,包括:可安装在乐器发声腔体上的膜,在该膜内设有蜂窝体。本乐器用振动膜板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振动发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用振动膜板,具体用于高胡、二胡、中胡、三弦、马头琴、热瓦甫等膜鸣类乐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胡、二胡、中胡、三弦等民族乐器的振动发声部分,主要是用皮膜(天然蟒蛇皮或塑料薄膜)绷紧后蒙在乐器发声腔体上。在绷紧时要施与一定的拉力,皮膜受力后会产生固有的振动频率,这种结构方式只适合做自由衰减振荡的乐器,如鼓。而上述乐器则要求它做受迫阻尼振荡,激振频率的跨度超过两个八度。这两种不同性质类型的振荡同时存在相互干扰,破坏了皮膜的本征状态,导致乐器的灵敏度降低、动态范围减小、频响不均匀、噪声增大。从而使演奏者很难控制音质和音色,使乐器本身增加了演奏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乐器用振动膜板,使它既有稳定的板振动同时又具有传统民族乐器的膜振动,并且替代现有膜鸣类拉弦和弹拨乐器的传统振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乐器用振动膜板,包括:可安装在乐器发声腔体上的膜,在该膜内设有蜂窝体。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膜包括固定在一起的两层膜,所述的蜂窝体设在这两层膜中间。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膜的面积大于蜂窝体的平面面积,则在所述蜂窝体的边缘有一道所述膜延伸的环形膜。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两层膜中的一层的中部呈凹槽状,所述的蜂窝体置于该凹槽中。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凹槽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的蜂窝体的形状与该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蜂窝体为片状,该片状蜂窝体的两个平面分别通过胶膜或粘合剂与所述的两层膜相贴合。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膜的厚度为0.1~0.5mm。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膜和蜂窝体由铝或纸或塑料制成。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膜由PVC或PC或PET材料制成。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胶膜为热胶膜,由PA或PET或PU或EVA等材料制成。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蜂窝体厚2~5mm,其蜂窝孔的正平面为正六边形,每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3mm。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中,所述的环形膜的宽度为8~12mm加上安装边的宽度,该安装边即本乐器用振动膜板固定在乐器发声体上时的结合边。
上述的乐器用振动膜板可用于高胡或二胡或中胡或三弦或马头琴或热瓦甫等膜鸣类乐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膜板结合的结构,使用时,取代现有膜鸣类乐器的膜,使乐器既有膜振动特性,又有板振动特性,能得到较宽的频响效果。取消了传统的蒙制工艺,使现有的膜鸣类乐器更适合受迫阻尼振荡。这种膜板结合的结构还为多种材质的选择提供了可能。实际上膜和蜂窝体可以选用任何膜片状材质。通过选择不同宽度的环形膜确定固有基频,选用不同材质的膜和蜂窝体控制内阻尼,而膜可以选择刚性高的材料(塑料薄膜,蟒皮可通过浸入塑料单体改良),它具有既轻而刚性又高、弯曲刚度与强度大、抗失稳能力强、耐老化的特点。本乐器用振动膜板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振动发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博,未经文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4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吉他用可控式的调弦器
- 下一篇:吉他及尤克里里共鸣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