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线火焰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4166.2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6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廖有亨;邓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鹰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2 | 分类号: | G01N21/7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器本体 监测器 活动连接件 探测头 转接头 监测 紫外线火焰 安装架 滚动球 配合槽 底座 放空火炬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安全稳定 活动配合 火焰监测 监测电路 视角问题 体内 视角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紫外线火焰监测器,包括监测器本体及设置在监测器本体内的监测电路,所述监测器本体包括探测头及与探测头相配合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底座(12)、活动连接件及转接头(8),所述转接头(8)与探测头相连接,在底座(12)上设置有滚动球配合槽(11),所述活动连接件活动配合在滚动球配合槽(11)内,且活动连接件与转接头(8)相连接;能够多角度的对监测器本体的监测视角进行调节,使得监测器本体的监测效果达到最优,避免由于监测视角问题而引起的监测失误的情况发生,为放空火炬系统提供良好的火焰监测设备,为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开采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紫外线火焰监测器。
背景技术
油、煤或气体燃料的燃烧其实质是燃料化学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燃烧器火焰一般都能发射几乎连续的发光光谱,其发射源是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高温炭素微粒子、微粉炭粒子群和气体等,不同的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完全相同或中间产物的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不同的燃烧中间产物所发射的光谱不完全一样,这是选择不同类型火焰检测器依据,C2发射可见光(发射波长为473.7纳米左右)、CH化合物发射紫外到蓝光区波段的光谱、炭素粒子群发射红光区光谱、CO2、H2O和SO2等三原子气体发射红外光,不同燃料的光谱分布特性是油火焰含有大量的红外线、部分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煤粉火焰含有少量紫外线、丰富的可见光和少量红外线。气体火焰有丰富的紫外线、红外线和较少的可见光,而且对于单只燃烧器火焰,其辐射光谱沿火焰轴线分布是有规律的,例如煤粉锅炉中煤粉燃烧器沿轴线从里至外分为4个区域即预热区、初始燃烧区、安全燃烧区和燃尽区,在初始燃烧区不但可见光较丰富而且能量辐射率变化聚烈,因此火焰检测探头准确对准燃烧器的初始燃烧区是最佳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紫外线火焰监测器,能够多角度的对监测器本体的监测视角进行调节,使得监测器本体的监测效果达到最优,避免由于监测视角问题而引起的监测失误的情况发生,为放空火炬系统提供良好的火焰监测设备,为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紫外线火焰监测器,包括监测器本体及设置在监测器本体内的监测电路,所述监测器本体包括探测头及与探测头相配合的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底座、活动连接件及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探测头相连接,在底座上设置有滚动球配合槽,所述活动连接件活动配合在滚动球配合槽内,且活动连接件与转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活动连接件包括滚动球及连接在滚动球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转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滚动球能够在滚动球配合槽内水平向360°、竖直向180°旋转固定。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探测头包括镜头封装体、紫外线探测电路封装体及线连接器,所述线连接器配合在紫外线探测电路封装体的尾端上,所述镜头封装体与紫外线探测电路封装体相互配合设置,在镜头封装体内设置有镜头。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镜头封装体与紫外线探测电路封装体之间通过法兰盘固定,且镜头封装体的法兰盘与紫外线探测电路封装体的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线连接上还设置有螺纹接头。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监测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紫外光电传感器、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隔离电路、电压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低通数字滤波电路、频谱分析电路及信号比较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隔离电路采用光电隔离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鹰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鹰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4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