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4212.9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郁艳艳;何琼;雷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563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固定片 固定器 制动 血管介入术 压力传感器 纵向导向杆 压力数据 压迫装置 固定架 滑动件 连接绳 下肢 显示屏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横向导向杆 不适症状 任意调节 实时监测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设置有弧形固定片、弧形固定片、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弧形固定片固定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固定在支柱上;支柱连接有纵向导向杆;支柱连接有横向导向杆;纵向导向杆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固定有连接绳,连接绳连接有压迫装置。该实用新型可任意调节长度、宽度,可以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代替了传统制动固定器为使用者带来的不舒适;同时通过在压迫装置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压力数据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不适症状;设置显示屏可以及时显示压力数据,观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手术需穿刺股动脉及应用肝素,为防止大出血的发生,对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及对下肢制动固定,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手段之一,比较常见的是使用重物块及支架进行压迫固定,传统做法是用沙袋压迫,但是沙袋易滑落,传统支架对下肢的制动固定会引起使用者的下肢轻微滑动的现象,不利于使用者术后的恢复。
压迫手段存在缺陷,固定手段不牢固;同时压迫时不能获取压力数据,容易造成压力过大,引起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包括:
弧形固定片、压力传感器、显示屏;
弧形固定片通过螺母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柱上;支柱内部设置有伸缩杆;
伸缩杆通过可移动螺母连接有纵向导向杆;伸缩杆上通过可移动螺母固定有横向导向杆;
纵向导向杆上套接有滑动件;滑动件固定有连接绳;连接绳固定有压迫装置;
压迫装置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迫装置顶端通过支杆连接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与支柱通过可移动螺母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绳与压迫装置通过贯穿的方式连接。
该实用新型设置有滑动件,可根据穿刺点位置的不同调节压迫装置的位置,所述伸缩杆与支柱上同时设置有螺母孔,可以通过移动螺母调节伸缩杆的高度,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弧形固定片,所述弧形固定片可以牢固的将腿卡套在固定架上,所述横向导向杆设置有螺母孔,可以任意调节两固定架的宽度,所述纵向导向杆设置有螺母孔,可任意调节支柱纵向的距离,该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同时通过在压迫装置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压力数据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不适症状;设置显示屏可以及时显示压力数据,观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血管介入术后的下肢制动固定器侧视示意图。
图2中:1、纵向导向杆;2、滑动件;3、伸缩杆;4、支柱;5、压迫装置;6、横向导向杆;7、固定架;8、连接绳;9、弧形固定片;10、压力传感器;11、支杆;12、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4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