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4228.X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卫新来;胡梦;张雪勤;陈俊;汪丹妮;王云;金杰;吴克;刘帮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B53/00;C10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吴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罐体 鼓风机 蓝藻污泥 碳化装置 积液箱 连续式 回收装置 出风管 进风管 本实用新型 隔离组件 冷却区 预热区 连通 罐体内部空间 闭合 从上到下 管道连通 碳化过程 循环回路 焦油 加热区 预冷却 分隔 回收 | ||
1.一种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罐体,所述碳化罐体竖直设置,所述碳化罐体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和所述碳化罐体的连接位置设置进料阀,所述碳化罐体下端设置出料管口,所述出料管口设置出料阀;所述碳化罐体内设置若干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将所述碳化罐体内部空间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预热区、加热区、预冷却区和冷却区,所述预热区、所述加热区和所述预冷却区均独立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积液箱、进风管、出风管和鼓风机,所述积液箱通过所述出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预热区连通,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进风管和所述碳化罐体的所述冷却区连通,所述积液箱和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设置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为套接在所述出风管上的管状件;所述冷凝组件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凝剂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管状件内并通过所述出液口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包括隔板和制动装置,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制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的内壁上,所述隔板垂直于所述碳化罐体内壁设置,且所述隔板形状尺寸和所述碳化罐体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固定块,所述固定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槽口,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同轴设置轴孔,转轴同时穿过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固定块的所述轴孔内,所述隔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回弹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还包括若干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为一对对称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固定在所述碳化罐体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箱为设有密闭空间的箱体,所述积液箱设置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第三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顶部,所述第四接口设置在所述积液箱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设置密封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积液箱内,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分隔在两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式蓝藻污泥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42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污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