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4350.7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浩淼;杨刚;王双双;李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束缚 移动隔板 动力锂离子电池 化成装置 活动压板 容纳空间 电池 定位螺栓 支撑弹簧 侧壁 化成 结构设计优化 本实用新型 无压力状态 顶部开口 间隔设置 螺孔螺纹 竖直设置 行程作用 优化设计 电池夹 探针架 限位板 穿过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束缚本体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活动压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定位螺栓穿过束缚本体侧壁的贯穿螺孔螺纹抵靠活动压板,多个移动隔板位于活动压板和所述容纳空间侧壁之间,相邻两个移动隔板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电池夹持位,相邻两个移动隔板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探针架位于束缚本体上方。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结构设计优化合理,在定位螺栓的行程作用下,相邻两个移动隔板起到束缚电池的作用,有效的防止电池在化成过程中鼓胀,同时限位板和支撑弹簧防止电池被过压,保证电池在化成初始时处于自然的无压力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工序是制造电池的重要且关键的步骤,化成的好坏关系到电池方方面面的性能,包括电池的界面状态、循环寿命,高低温性能等等。
化成是锂离子电池制程后的首次充电过程,在此过程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会在负极石墨表面发生还原、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形成一层电池绝缘而离子可通过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在SEI膜的形成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气体(CO、CO2、C2H4、CH4和C2H6等),这些气体残留在极片和隔膜之间,一方面阻断了离子的传导,加大了电化学极化,导致形成的SEI膜不均匀且不稳定,最终影响电池的性能;另一方面产生的气体没有被有效及时地排除,气体在电芯中的集聚,导致电池化成后鼓胀。
现有技术中,针对方形铝壳动力锂离子电池化成后鼓胀的问题,在化成后将电池至于夹具工装中,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让鼓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种额外增加的工序一方面效率低下,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不能够改变化成过程由于气体集聚导致SEI形成不稳定的事实。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束缚化成装置,包括:束缚本体、多个移动隔板、活动压板、定位螺栓、探针架;
束缚本体内设有顶部开口的容纳空间,活动压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挤压腔和电池容纳腔,所述挤压腔远离活动压板一侧侧壁设有贯穿螺孔,定位螺栓与所述贯穿螺孔螺纹配合且一端穿过所述贯穿螺孔抵靠活动压板;
多个移动隔板位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且平行于活动压板依次设置,相邻两个移动隔板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电池夹持位,相邻两个移动隔板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每个移动隔板设有向一侧伸出的限位板,限位板远离所述移动隔板一端抵靠相邻移动隔板;
探针架位于束缚本体上方,探针架底部设有多个化成探针。
优选地,所述电池容纳腔底部设有垂直于活动压板水平延伸的滑轨,每个移动隔板通过限位板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优选地,限位板垂直于移动隔板水平设置。
优选地,限位板与移动隔板下端连接且二者形成L型结构。
优选地,移动隔板两端设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邻两个移动隔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弹簧和第二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两侧移动隔板的第一支撑部且第二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两侧移动隔板的第二支撑部。
优选地,探针架底部设有沿定位螺杆延伸方向分布的多个探针组,每个探针组包括两个化成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4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