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5801.9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聪;李明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久久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6 | 分类号: | G02B5/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5105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膜 喷绘 热敏型 微棱镜 蜂窝状 本实用新型 凹槽侧壁 反光层 空气囊 隔离纸层 几何阵列 倾斜设置 热敏胶层 使用寿命 微棱镜面 微棱镜型 依次设置 垂直的 棱柱形 上表面 支撑柱 底面 反光 面层 排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热敏胶层、反光层和可喷绘面层。所述反光层上表面设置有若干蜂窝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微棱镜,所述微棱镜包括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的A面、B面和C面,所述A面、B面、C面与凹槽侧壁和底面之间形成棱柱形的空气囊;设置在凹槽内的所述微棱镜按几何阵列排布。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将微棱镜固定在蜂窝状的凹槽内,以蜂窝状的凹槽侧壁作为支撑柱,微棱镜面与凹槽之间的空隙作为空气囊,简化了微棱镜型反光膜的结构,得到反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逆反射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系统越来越发达,随之而来的交通管理、交通安全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交通管理,确保交通安全,确保“畅通工程”的实施,以确保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由具有回归反光性能的反光膜材料制作的交通标志、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车辆标识和指示标志的设置是交通安全管理非管重要的环节,各类反光膜材料在交通安全领域发挥了得重要的作用。
反光膜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普遍接受的分类原则,是以逆反射单元的基本结构为基础,根据反光膜正面光度性能的逆反射系数高低为主的排序方法。根据反光膜反光单元的结构,将反光膜划分为两大类别,玻璃珠型反光膜和微棱镜型反光膜。根据棱镜的形式和技术特点,微棱镜型反光膜又可分为远距离逆反射能力好的截角型棱镜反光膜,近距离大角度逆反射性能好的截角型棱镜反光膜,以及兼顾各方面需求的全棱镜反光膜,白天和恶劣气候条件性能都好的荧光型全棱镜反光膜,符合传统工程级逆反射参数的棱镜型反光膜等等。玻璃珠型反光膜较早出现,但其工艺变化比较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透镜埋入型反光膜,习惯上称为工程级反光膜;一种为密封胶囊型,通常称为高强级反光膜。高强级反光膜主要用来制作指路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示标志等交通主要标志
高强级反光膜问世后,驾驶员识别交通标志的时间缩短,发现前方标牌和障碍的距离显著提前,大大地增加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时间,降低了夜间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了交通安全性。
随着机动车性能和道路建设技术的提升,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高速公路和高速车辆大幅度增加,城市光源纷繁复杂,宽路急弯层出不穷,对驾驶员的预见识认视距,有了新的要求。高强级反光材料的一些缺点,特别是在大角度反光性能和加工工艺与成本上,已经无法和新出现的棱镜技术想比拟,逐渐开始被取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将微棱镜固定在蜂窝状的凹槽内,以蜂窝状的凹槽侧壁作为支撑柱,微棱镜面与凹槽之间的空隙作为空气囊,简化了微棱镜型反光膜的结构,得到反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热敏型可喷绘反光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隔离纸层、热敏胶层、反光层和可喷绘面层。所述反光层上表面设置有若干蜂窝状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微棱镜,所述微棱镜包括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的A面、B面和C面,所述A面、B面、C面与凹槽侧壁和底面之间形成棱柱形的空气囊;设置在凹槽内的所述微棱镜按几何阵列排布。微棱镜的A面、B面、C面均为上端与凹槽侧壁的上端固定接触,A面、B面、C面的下端固定在凹槽底面的中心点处,形成一个倒设的三棱镜。
蜂窝状的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边长在0.2mm~0.25mm范围内的正六边形。
所述凹槽侧壁厚度为0.1mm~0.15mm,可喷绘面层固定在蜂窝状凹槽上方,用于喷绘各种交通或广告文字或图案,避免了微棱镜型可喷绘反光膜表面喷绘层与反光层之间点接触,造成易分层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久久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久久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5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射片
- 下一篇:一种滤光片加工、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