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7382.2 | 申请日: | 201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其贤;魏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其贤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筒形结构 气体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 采集器 单片机 探测杆 室内 探头 齿盘 中央处理器连接 电动机连接 接收发射器 亮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支撑杆底座 存储器 缠绕装置 齿轮啮合 气体监测 电动机 侧壁 底座 缠绕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包括设有底座的监测本体,监测本体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亮度传感器,监测本体的侧壁设有的第一筒形结构内设有带探头的柔性探测杆,探测杆缠绕在筒形结构的缠绕装置上,筒形结构套装在位于监测本体内中心位置的支撑杆底座上,筒形结构设有圆形的齿盘,齿盘与电动机上的齿轮啮合,监测本体内还设有气体分析仪和单片机,单片机设有的采集器、控制器、接收发射器和存储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控制器与电动机连接,采集器与气体分析仪连接,气体分析仪分别与每个探头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得到了快速的改良,室内装修随之越来越高档,装修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有的装修材料内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能会挥发到室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存留的化学成分有的异味严重,通过开窗通风能够排放出去,有的有害化学成分具有无色无味,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更加严重。目前,中国国内这些室内存留的化学成分的监测的仪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持式的,这种方式使用灵活简单,适于在各种地点实地检测,但只是适用短时固定时间的检测,另一种是固定安放式的远程监测装置,这种固定安放式的远程监测装置虽然能够监测室内存留的化学成分,但位置固定,不够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通过在监测本体底部与底座之间设置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杆,支撑杆使监测本体能够在室内监测位于各种高度的监测数据,底座能够放置在室内的地面或悬挂在墙体上,能够实现对室内无死角的监测;监测本体内的探头与柔性材料制成的探测杆,使用具有伸缩功能的探测杆实现将探头的伸出和收回,使探头监测更大的范围;监测本体内设有的单片机能够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电能终端或与其绑定的手机上,达到实时监测数据变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装置,包括设有底座的圆柱形的监测本体,所述底座与监测本体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监测本体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亮度传感器,所述监测本体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筒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一筒形结构上均设有探头,所述探头与探测杆连接,所述探测杆为柔性材质制成且其一端分别缠绕在第二筒形结构的缠绕装置上,所述第二筒形结构套装在支撑杆底座上,所述支撑杆底座位于监测本体内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筒形结构的底端设有圆环形的齿盘,所述齿盘与电动机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监测本体上,所述监测本体内还设有气体分析仪和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有的采集器、控制器、接收发射器和存储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连接,所述采集器分别与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和气体分析仪连接,所述气体分析仪分别与每个探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底座为一端封闭的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在监测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底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多节伸缩杆组成的伸缩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为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的直径大于横截面为圆形的探测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筒形结构封闭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筒形结构的开口端与监测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探测杆的直径小于探头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的底部设有第二压力开关,所述第二压力开关与电动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装置上设有第一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电动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本体外侧设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其贤,未经董其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7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微水测试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