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2968.8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作勇;林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作勇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除尘器 插入管 除雾器 引风管 烟囱 除尘降温装置 文丘里式 烟囱尾气 上端 进气管 洗涤器 烟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叶轮脱水器 净化烟气 喷淋装置 依次连通 切断阀 提渣机 斗式 排出 切向 出口 | ||
1.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风管(1)、旋风除尘器(2)、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斗式提渣机(5),引风管(1)一端与烟囱(10)进气管(11)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且连接处位于烟囱(10)的进气管(11)气流运行方向上阀门(111)前,另一端从旋风除尘器(2)上部切向进入并与其连通,旋风除尘器(2)上端设置有插入管(3),插入管(3)内设置有喷淋装置(4),插入管(3)下端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中上部,插入管(3)上端与文丘里式洗涤器(6)连通,文丘里式洗涤器(6)、叶轮脱水器(7)、除雾器(8)通过管道依次连通,除雾器(8)上端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10)中部连通,斗式提渣机(5)位于旋风除尘器(2)的下方,且旋风除尘器(2)下部出料口伸入其料斗内,并位于斗式提渣机(5)料斗的中上部,除雾器(8)出口管道和引风管(1)上均设置有切断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主管(41)、进水管(43)和若干支管(42),支管(42)下方设置有出水口(421),所述出水口(421)沿支管(42)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出水口(421)与重力方向呈45°夹角,且相邻两出水口(421)呈90°夹角,主管(41)下端封闭且竖直设置,支管(42)一端间隔设置在主管(41)下部外壁周向上,进水管(43)水平设置并与主管(41)上部连通,且进水管(43)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一支管(42)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41)下端面为倒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支管(42)与主管(41)连接处的出水口(421)出口朝向主管(41)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2)的内上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布置的分流板(13),分流板(13)的旋向与进入旋风除尘器(2)内部的气体流向相同,且分流板(13)的宽度为旋风除尘器(2)内壁与插入管(3)外壁间距的1/3至1/2。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3)内壁和主管(41)外壁之间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旋流板(14),且旋流板(14)两端分别与插入管(3)内壁和主管(41)外壁连接,并位于支管(4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支管(42)的下方均周向间隔设置有旋流板(14),插入管(3)侧壁上对应设置有若干通孔,使得每个支管(42)远离主管(41)的端部均穿过对应的通孔并延伸至靠近旋风除尘器(2)内壁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12),所述引风机(12)设置在叶轮脱水器(7)和除雾器(8)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囱尾气除尘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8)为双程旋流板除雾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作勇,未经林作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29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粉生产用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工业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