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锁扣的HDMI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3649.9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0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梅万春;唐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扣 金属弹簧片 锁扣装置 插头 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 表面中心 紧密连接 可拆卸式 连接信号 数码设备 锁扣位置 外壳包裹 斜角设计 插孔 卡扣 左端 拉扯 喜好 平行 震动 保证 | ||
一种带锁扣的HDMI连接器,它涉及数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锁扣的HDMI连接器。外壳包裹插头与传输线的连接处,锁扣装置固定在外壳上;金属弹簧片右端与锁扣装置连为一体并为斜角设计,金属弹簧片左端平行压在插头上并在其中心开设有锁扣;卡扣设置在母头上表面中心,与锁扣位置相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简单的设计与装置,插头与插孔紧密连接,不会因为因震动、外力拉扯等因素而轻易脱落,保证了连接信号的稳定性。而且为可拆卸式设计,更换方便,凭喜好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锁扣的HDMI连接器。
背景技术
HDMI线是高清晰多媒体接口线的缩写,能高品质地传输未经压缩的高清视频和多声道音频数据,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Gbps。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
HDMI线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30米,足以应付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因为一个1080p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GB/s,因此HDMI线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按照电气结构和物理形状的区别,HDMI接口可以分为 Type A 、Type B、 Type C、Type D 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接口分别由用于设备端的插座和线材端的插头组成,使用5V低电压驱动,阻抗都是100欧姆。这三种插头都可以提供可靠的TMDS连接,其中A型是标准的19针HDMI接口,普及率最高;B型接口尺寸稍大,但是有29个引脚,可以提供双TMDS传输通道,因此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Dual-Link DVI 连接。而C型接口和A型接口性能一致,但是体积较小,更加适合紧凑型便携设备使用。D型为最新的一个接口模式。主要是应用在移动手机上。比如摩托罗拉手机XT800 HTC P990 ,LG P990,LG P993, LG P999等手机,另外部分平板电脑也采用此接口,比如平板电脑 宏基 Acer A500 W500 。
HDMI为3C类型产品,没有带锁扣,这个在普通的3C类应用更为方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汽车娱乐影音系统慢慢走向高清时代,这就要求汽车上也带有HDMI接口。但HDMI应用在汽车领域,就有信号不稳定的风险,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伴随有震动,极限恶劣路况下会把HDMI线端震松甚至脱落,而使得信号传输不稳定甚至信号消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锁扣的HDMI连接器,它解决HDMI应用特殊环境上,因震动、外力拉扯等因素而导致插头脱落或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公头1、母头2、插头3、外壳4、锁扣装置5、金属弹簧片6、锁扣7、卡扣8、传输线9,外壳4包裹插头3与传输线9的连接处,锁扣装置5固定在外壳4上;金属弹簧片6右端与锁扣装置5连为一体并为斜角结构,金属弹簧片6左端平行压在插头3上并在其中心开设有锁扣7;卡扣8设置在母头2上表面中心,与锁扣7位置相对应,公头1通过锁扣7与卡扣8来连接母头2。
所述的外壳4为绝缘橡胶外壳。
所述的外壳4上表面为凹槽式结构,且左右两侧还各设置有两个大卡扣4-1。
所述的锁扣装置5左右两侧各还设置有两个大锁扣5-1,位置与大卡扣4-1相对应。
所述的锁扣装置5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的外壳4上还设置有凹槽4-2。
所述的金属弹簧片6左端头为斜上角结构。
所述的卡扣8前端为斜坡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3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