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6674.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杰;杨保华;张江华;史琼艳;王泽平;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谐振腔 微孔 增流 环形喷气道 尖劈 激振装置 振动机构 增强型 换能 壳体 压电 本实用新型 盖板内侧壁 堵塞 壳体内腔 壳体一端 气流通过 同轴设置 谐振状态 压电发电 一端开口 组件包括 冲压 扰动 开口部 配置的 中心柱 外周 收容 贯通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压电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环音振动机构和压电换能机构。环音振动机构,包括设于壳体一端开口部的微孔增流组件、位于壳体内腔中的环形谐振腔,以及位于微孔增流组件与环形谐振腔之间的且与环形谐振腔同轴设置的中心柱;微孔增流组件包括一环形堵塞和位于该环形堵塞外周的环形喷气道;环形喷气道与环形谐振腔贯通相连;环形谐振腔与微孔增流组件相对的端部具有环形尖劈,当气流通过环形喷气道后冲压环形尖劈处,环形尖劈产生音频扰动使环形谐振腔内部的空气进入谐振状态;以及压电换能机构,收容于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配置的盖板内侧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流压电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
背景技术
振源来自环境气流的小型压电换能装置,是一种清洁的再生能源。可为各种复杂应用系统的电子系统(或微电子系统)自供电,或作为其他能源的补充。
目前,利用环境气流激振的压电换能装置中,激振方法之一是应用谐振腔的反馈特点来提供稳定的声源激励。其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①启动速度偏高,因入流速度需达到较大值时才会产生可驱动压电换能装置发电的稳定声源,使得其应用范围变窄。往往需设计复杂的进气道装置,将入流速度提高来扩大其使用范围。②声源功率低,因采用单一谐振腔形式,其对声源功率提高程度有限,从而使压电换能装置的输出功率不大。
因此,针对启动速度偏高、声源功率低这一难题,为了实现压电换能装置振动时的较大输出功率,如何改善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机构的激励性能,降低启动速度,提高声源功率,提供一个增强型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方法,是一个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以解决提高声源功率和提高压电换能机构振动时的输出功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强型气流致声激振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环音振动机构和压电换能机构;其中
环音振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一端开口部的微孔增流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环形谐振腔,以及位于所述微孔增流组件与环形谐振腔之间的且与所述环形谐振腔同轴设置的中心柱;所述微孔增流组件包括一环形堵塞和位于该环形堵塞外周的环形喷气道;所述环形喷气道与所述环形谐振腔贯通相连;所述环形谐振腔与所述微孔增流组件相对的端部具有环形尖劈,当气流通过环形喷气道后冲压环形尖劈处,所述环形尖劈产生音频扰动使环形谐振腔内部的空气进入谐振状态;以及
压电换能机构,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口部配置的盖板内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换能机构采用压电PZT陶瓷制成压电片,该压电片位于所述环形谐振腔的底部以构成环形谐振腔的刚性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在最低振型下的固有频率等于环形谐振腔内的空气谐振频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喷气道为一环形贯通的进气槽,该进气槽的槽壁通过一组筋板与所述环形堵塞相连;以及
所述进气槽的进气端的内径大于该进气槽的出气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喷气道为一环形结构的间隔设置的若干进气孔;
所述进气孔的进气端的内径大于该进气孔的出气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增流组件与所述环形谐振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中心柱位于该间隙处;以及
所述中心柱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堵塞固定相接形成固定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柱的另一端的活动端部分地伸入所述环形谐振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6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逆变器
- 下一篇:一种加热温差发电应急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