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8951.3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庭树;杨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凯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推进器 游动环 滤筒 叠螺污泥脱水机 本实用新型 全自动控制 液位检测仪 叠螺主体 控制器 固定环 控制器连接 过水空间 可连续式 控制驱动 倾斜设置 施工成本 推进方向 稳定运行 液位检测 自动清洁 螺旋轴 脱水机 污泥池 变小 环片 减小 滤缝 螺距 污泥 轴叶 电机 堵塞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控制器、液位检测仪和倾斜设置的叠螺主体,该叠螺主体包括螺旋推进器和滤筒,该螺旋推进器设在该滤筒内;所述螺旋推进器沿推进方向轴叶的螺距减小;所述滤筒由固定环和游动环层叠构成;该液位检测仪设在污泥池中,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依据液位检测仪的信号来控制驱动螺旋推进器运转的电机。本实用新型由固定环与游动环相互层叠,层叠的间隙由大变小,以增加过水空间;螺旋轴在输送污泥的同时,推动游动环做运动,具有自动清洁滤缝的功能,防止环片堵塞,从而确保脱水机持续稳定运行;可连续式操作,大大缩减前期的设计及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还含有大量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肥效较好,经过堆肥处理可以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目的。
但由于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另外污泥作为堆肥原料,要求原料的含水率小于55%,才能进行好氧分解,因此污泥脱水处理是必需的。
而目前污泥脱水设备主要有板框式脱水机,在密闭的状态下,经过高压泵打入的污泥经过板框的挤压,使污泥内的水通过滤布排出,达到脱水目的;擅长无机污泥的脱水。且对成型成块的污泥需再次稀释后进行挤压。但易堵塞,需要使用高压泵,不适用于油性污泥的脱水,高浓度污泥需稀释后泵入,造成前期脱水的浪费,难以实现连续自动运行,添加的固体粉末增加了污泥中固体含量,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操作简便,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至75%-85%,速度快,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包括控制器、液位检测仪和倾斜设置的叠螺主体,该叠螺主体包括螺旋推进器和滤筒,该螺旋推进器设在该滤筒内;所述螺旋推进器沿推进方向轴叶的螺距减小;所述滤筒由固定环和游动环层叠构成;该液位检测仪设在污泥池中,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依据液位检测仪的信号来控制驱动螺旋推进器运转的电机。
进一步地,该滤筒包括至少四个固定杆,该固定环外周设有至少四个穿孔,至少四个该穿孔分别套设在该固定杆上;该游动环外周设有一套设在该固定杆上的穿孔。
进一步地,该叠螺主体的物料入口端较低。
进一步地,该叠螺主体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还包括冲洗设备,该冲洗设备的出水口连接在该叠螺主体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固定环与游动环相互层叠,层叠的间隙由大变小,以增加过水空间;螺旋轴贯穿其中形成的筒状过滤结构。螺旋轴在输送污泥的同时,推动游动环做运动,具有自动清洁滤缝的功能,防止环片堵塞,从而确保脱水机持续稳定运行;可连续式操作,大大缩减前期的设计及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控制叠螺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叠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叠螺主体、11-螺旋推进器、12-固定环、13-游动环、14-电机、15-固定杆、2-进泥管、3-冲水管、4-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凯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凯利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8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