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防滑包胶轴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0885.3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樑;张国栋;肖成才;陈超强;王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6;B29C45/2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型腔 进胶口 动模 模具 注塑 金属轴 硬胶层 包胶 定模 防滑 防粘 夹持 浇道 盲孔 外周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高度相等 紧密贴合 汽车部件 交界处 软胶层 胶层 两层 粘结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模具,尤其是一种防粘防滑包胶轴模具,它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内设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型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型腔的内径,所述动模配合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设置有第一夹持盲孔和第二夹持盲孔,用于插入金属轴,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一进胶口和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通过第一浇道连通第一型腔,所述第二进胶口通过第二浇道连通第二型腔;直接在金属轴外周注塑硬胶层,紧密贴合,避免间隙;直接在硬胶层外周注塑软胶层,两层胶层的交界处发生粘结,强度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模具,尤其是一种防粘防滑包胶轴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部件中少量转轴需要使用包胶。这一类转轴的基本机构是:金属轴位于最里层,金属轴外周为硬胶层,硬胶层的外周为软胶层。其中软胶层又一般采用防滑防粘的压敏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模具分别制作出硬胶层和软胶层,然后硬胶层套入金属轴,软胶层套入硬胶层。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各层次之间存在间隙,在长期的转动摩擦中容易互相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接将硬胶层和软胶层直接注塑到金属轴上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粘防滑包胶轴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内设有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型腔的内径小于第二型腔的内径,所述动模配合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设置有第一夹持盲孔和第二夹持盲孔,用于插入金属轴,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一进胶口和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通过第一浇道连通第一型腔,所述第二进胶口通过第二浇道连通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对应第一型腔顶部设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夹持盲孔设置在第一凸起上,所述动模对应第二型腔顶部设有第二凸起且第二夹持盲孔设置在第二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对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设置有顶出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
1)首先将第一根金属轴插入第一夹持盲孔;
2)合模后第一进胶口注胶(硬胶);
3)脱模;
4)将第一根金属轴从第一夹持盲孔拔出后插入第二夹持盲孔;将第二根金属轴插入第一夹持盲孔;
5)合模后第一进胶口注胶,第二进胶口注胶(软胶);
6)脱模;拔出第一根金属轴,已经包覆了双层包胶;后续产品的加工的循环步骤4-6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直接在金属轴外周注塑硬胶层,紧密贴合,避免间隙;直接在硬胶层外周注塑软胶层,两层胶层的交界处发生粘结,强度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2、动模;11、第一型腔;12、第二型腔;21、第一进胶口;22、第二进胶口;23、第一浇道;24、第二浇道;25、第一夹持盲孔;26、第二夹持盲孔;27、第一凸起;28、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旭胜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0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倒装汽车左右B柱下饰模具
- 下一篇:一种固定脱模两用行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