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1648.9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8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景元琢;孟辉;肖培蒙;周学坤;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化炉 管束 筒体 辐射加热 烟气出口 烟气进口 出料罩 大齿圈 管束式 进料罩 小齿圈 炭化装置 筒体转动 抄料板 回转 啮合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连接 热传导效率 固定不动 降低设备 物料处理 电动机 内壁 外壁 转动 体内 节约 能源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包括炭化炉筒体、进料罩、出料罩、烟气进口、烟气出口、管束和抄料板,炭化炉筒体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抄料板,炭化炉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罩,另一端设有出料罩,炭化炉筒体内分布有管束,管束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烟气进口,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位于出料罩的外侧,烟气出口位于进料罩的外侧,炭化炉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大齿圈,大齿圈与小齿圈啮合,小齿圈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通过小齿圈带动大齿圈转动,进而带动炭化炉筒体转动。管束固定不动,炭化炉筒体转动,物料为管束式内辐射加热,热传导效率高,节约能源;物料处理量大;降低设备投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农林生物质废渣为代表的固体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解炭化因为能获得高品质的生物炭,实现上述固废的彻底减量化,同时能将污泥中的重金属转化为残渣态,固化后不再释放到生态链中,成为首选的工艺设备。
目前多采用卧式回转炭化装置进行炭化,但目前的卧式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燃式的缺氧燃烧方式实现炭化,该方式因为存在缺氧燃烧反应,处理过程不稳定难以控制,而且直接燃烧会产生难以预计的污染物,一般不采用。另一种是间接加热方式,物料在中心管中,烟气或火焰从中心管外部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这种方式物料炭化过程容易控制,产生的热解气外部燃烧后作为热源,更清洁,无污染物产生,成为主流技术。但该技术在结构上更多采用中心单管结构,热烟气或火焰在管外对管内物料进行加热,随着处理量加大,只能单纯加大中心管的直径,但随之产生的是物料实际填充率和换热面积并不是等比增大,造成热效率降低,能耗增大,物料处理量难以放大,成为制约的瓶颈因素。另外管外加热由于外筒体面积大,烟气散热面积大,相当大的一部分热量由于散热而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传导效率高、物料处理量大的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束式内辐射加热回转炭化装置,包括炭化炉筒体、进料罩、出料罩、烟气进口、烟气出口、管束和抄料板,所述炭化炉筒体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抄料板,炭化炉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罩,另一端设有出料罩,炭化炉筒体内分布有管束,管束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烟气进口,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位于出料罩的外侧,烟气出口位于进料罩的外侧,炭化炉筒体的外侧设有滚圈Ⅰ和滚圈Ⅱ,滚圈Ⅰ由托轮Ⅰ支撑固定,滚圈Ⅱ由托轮Ⅱ支撑固定,炭化炉筒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大齿圈,大齿圈与小齿圈啮合,小齿圈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通过小齿圈带动大齿圈转动,进而带动炭化炉筒体转动。
具体地,所述管束相对于炭化炉筒体平行设置,管束与烟气出口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烟气进口连接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管束与炭化炉筒体平行设置组成。
具体地,所述管束由多根加热管平行设置组成。
具体地,所述抄料板在炭化炉筒体的内壁上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束和炭化炉筒体不相连接,管束固定不动,炭化炉筒体转动,物料由筒体外加热,变为管束式内辐射加热,热传导效率更高,节约能源;管束式加热方式,物料填充率提高,用抄料板把物料扬起来,撒到中心加热的管束上,管束和抄板对物料联合扰动,增加物料接触,加强换热,增大了物料处理量;缩短炭化炉的物料行程或设备长度,降低设备投资;缩短物料热解时间,热解产生炭化料的品质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炭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炭化炉筒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1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碳吸附剂的炭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烘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