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内部双螺旋支撑结构的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5454.6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珍林;贾占奎;李竹瑶;丁映辉;汪涛;李翔;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引流管 双螺旋 支撑结构 支撑肋筋 本实用新型 螺旋状 引流孔 引流液 内弧 负压引流管 呈螺旋状 螺旋凸起 正常组织 周围组织 挤压形 吸入管 支管部 负压 排出 中空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双螺旋支撑结构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由支管部和引流部构成,所述引流部呈螺旋状,螺旋状引流部上相邻两个螺旋凸起之间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螺旋状引流部内部为中空,引流部的内弧面上设有支撑肋筋,所述支撑肋筋为两个,两个支撑肋筋沿引流部的内弧面呈双螺旋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可以有效避免因管周正常组织被负压吸入管内影响其引流效果情况的发生,引流管内设有的双螺旋支撑结构可起到引导引流液顺利排出,使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残留。双螺旋支撑结构不易因周围组织挤压形,其引流效果高于现临床常用负压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负压引流管吸入引流孔周围组织的具有内部双螺旋支撑结构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负压引流管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十分常用的医疗耗材,现常用的负压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因其引流孔开口为圆柱形管体侧表面开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开孔,如果引流孔由于负压吸入周围正常组织上,可导致引流管口封堵,无法正常引流,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轻则可造成引流液引流不畅,术后恢复慢,甚至继发感染;更为严重者,当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引流管由于吸入周围组织导致不能引流出血性液体,导致其积聚于体腔内,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发生出血,从而导致病人情况十分危险。另外,管周正常组织被吸入引流孔后,若时间过长,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有继发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如吸入部分肠管,可导致肠道坏疽,形成肠瘘)。同时,常规使用的引流管容易被周围组织挤压变形甚至压闭,造成引流不畅或无法引流,影响患者的治疗以及医护人员的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负压引流管吸入引流孔周围组织的新型引流管,用于外科手术术后引流,以获取更好的引流效果,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以及根据患者引流情况及时观察处理。
一种具有内部双螺旋支撑结构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由支管部和引流部构成,所述引流部呈螺旋状,螺旋状引流部上相邻两个螺旋凸起之间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螺旋状引流部内部为中空,引流部的内弧面上设有支撑肋筋,所述支撑肋筋为两个,两个支撑肋筋沿引流部的内弧面呈双螺旋设置。
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引流孔交错或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可以有效避免因管周正常组织被负压吸入管内影响其引流效果情况的发生,引流管内设有的双螺旋支撑结构可起到引导引流液顺利排出,使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残留。双螺旋支撑结构不易因周围组织挤压形,其引流效果高于现临床常用负压引流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具有内部双螺旋支撑结构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由支管部5和引流部1构成,所述引流部1呈螺旋状,螺旋状引流部1上相邻两个螺旋凸起之间设有引流孔3,所述引流孔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引流孔3交错或对称设置。
所述螺旋状引流部1内部为中空,引流部1的内弧面上设有支撑肋筋2,所述支撑肋筋2为两个,两个支撑肋筋2沿引流部1的内弧面呈双螺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5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气囊测量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食道减压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