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纶废液再生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226.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5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顾奕;李江平;刘正伟;黄建刚;丁洁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3/00 | 分类号: | D01F1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 废液 原液 物料进料口 上端 下端 固体粉碎 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 废液出液口 废液再生 利用装置 出液口 氨纶 原液混合器 环保压力 纺丝槽 废量 废弃物 支出 委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纶废液再生利用装置,包括废液第一反应器、废液第二反应器、原液第一反应器、原液第二反应器、原液混合器和纺丝槽,废液第一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一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一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废液出液口,废液第二反应器上端设有若干第二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二废液出液口,原液第一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二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三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原液出液口,原液第二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三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四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二原液出液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大大减少固废量,有效降低公司环保压力,同时为公司节省因委托处理废弃物而支出的可观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纶废液再生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氨纶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生的质量,对反应器和过滤器要进行定期清洗,需要清洗的设备为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原液过滤器。
这三处清洗产生的聚合物废液物性不同,第一反应器清洗产生的废液是预聚合物(简称第一废液)。第二反应器清洗产生的废液是刚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物(简称第二废液)。原液过滤器清洗产生的废液为达到一定分子量可以去纺丝的聚合物(简称第三废液)。
在氨纶生产中涉及废液回收的主要以终聚物(聚氨酯脲)为对象进行废液回收,只经过简单的搅拌、混合、储存、过滤后制得原液,通过干法纺丝技术进行纺丝成型,从而达到溶剂回收并生产出氨纶丝。回收对象主要针对氨纶生产后道工序已经反应结束的废液(即聚氨酯脲)。但是在整个氨纶生产工序中,前道预聚合工序产生的大量的预聚物废液由于反应没有结束,相对回收难度大,基本采用凝固废弃后由企业出钱找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处理,而且容易产生二次环境污染。
因目前生产管理上没有将这些废液分类处理,最终混杂到一起后,无法再利用,固体废弃物要请专业公司处理还要出处理费,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来讲都是不合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氨纶废液再生利用装置,能有效地对清洗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和原液过滤器的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氨纶废液再生利用装置,包括废液第一反应器、废液第二反应器、原液第一反应器、原液第二反应器、原液混合器和纺丝槽,废液第一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一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一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废液出液口,废液第二反应器上端设有若干第二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二废液出液口,原液第一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二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三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原液出液口,原液第二反应器上端设有第三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和若干第四物料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二原液出液口,第一废液出液口与其中一个第二物料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废液输送泵,第二废液出液口与其中一个第三物料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废液输送泵,第一原液出液口通过第一原液输送泵与原液混合器的进液口相连,第二原液出液口通过第二原液输送泵与原液混合器的进液口相连,原液混合器的出液口与纺丝槽的进液口相连,纺丝槽的出液口与第三原液输送泵相连。
优选的,第一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与第一废液固体粉碎装置相连,第二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与第二废液固体粉碎装置相连,第三废液固体粉碎物进料口与第三废液固体粉碎装置相连,第一废液固体粉碎装置、第二废液固体粉碎装置和第三废液固体粉碎装置均包括静置分离水箱、粉碎机、真空过滤器和真空干燥机。
优选的,废液第一反应器、废液第二反应器、原液第一反应器、原液第二反应器和纺丝槽均为夹套型反应釜,分别依次设有第一夹套、第二夹套、第三夹套、第四夹套、第五夹套,第一夹套内设有90℃热水,第二夹套内设有-10℃冷媒,第三夹套和第四夹套内均设有70℃热水,第五夹套内设有40℃热水。
优选的,若干第一物料进料口设有至少三个,若干第二物料进料口设有至少三个,若干第三物料进料口和若干第四物料进料口均设有2~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丝机防潮防尘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抓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