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671.7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廖恒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81 | 分类号: | C07C45/81;C07C45/82;C07C49/437;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43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重 樟脑 回收系统 脑油 本实用新型 余油 负压真空装置 生产原料 蒸馏 结晶箱 负压 下端 回收率 生产 回收 输出 消耗 | ||
1.一种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脱重釜(100),所述的脱重釜(100)用于对余油脱重蒸馏并输出至脑油接收装置(200),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200)下端连接结晶箱(300);还设有负压真空装置(500)分别对脱重釜(100)和脑油接收装置(200)提供负压;
所述的脱重釜(100)包括釜体(110)、出料管(120)和导热油单元(130);所述釜体(110)的出料口(112)通过连接部(121)连接出料管(120)一端,出料管(120)的另一端连接脑油接收装置(200);所述的连接部(121)将向上的出料口(112)弧形连接至横置的出料管(120);且连接连接部(121)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出料管(120)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120)连接连接部(121)一端的口径大于连接脑油接收装置(200)的另一端口径,所述的出料管(120)和连接部(121)形成牛角状结构;所述的导热油单元(130)通过两管路进入釜体(110)内部下方,一管路在釜体(110)内设置第一导热油盘管组(131),另一管路在釜体(110)内底部设置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油接收装置(200)包括列管式的冷却器(210)、收集馏出液的脑油接收器(220)和用于冷却冷却器(210)的冷却液回路(230);所述的冷却器(210)设置于脑油接收器(220)上方,上端连接出料管(120),下端连接脑油接收器(220)顶部;所述的脑油接收器(220)底部连接结晶箱(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蒸汽装置(600)用于分别对釜体(110)和脑油接收器(220)加热,所述的蒸汽装置(600)一管路连接脑油接收器(220)底部,另一管路接入釜体(110)内部且出气口位于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油接收器(220)底部还设有热交换器用于维持脑油接收器(220)内温度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110)中部还设有用于检测釜内液位的液位计(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热油盘管组(131)包括四组直径均不相等的,由内至外分布的导热油盘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导热油盘管直径由内至外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热油盘管组(132)包括两层螺旋形结构的导热油盘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樟脑生产用的脱重釜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余油罐(400)用于回收脱重蒸馏后的重油,所述的余油罐(400)进液口连接釜体(110)底部、排气口连接负压真空装置(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梧州黄埔化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6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频哪酮粗品混合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碱液中醋酸钠晶体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