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锰耐磨钢球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7248.9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9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龚雪剑;周华;黄明富;徐群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27/04;B22D3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张文宣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组件 成品仓 打磨 本实用新型 工业电炉 模具铸造 耐磨钢球 生产效率 制备装置 打磨机 冷却机 旋转式 支撑板 炉体 冷却夹层 依次设置 出料管 集水箱 上盖板 旋转台 内置 通孔 水泵 穿过 车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锰耐磨钢球制备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工业电炉、旋转式模具铸造机和打磨机,所述工业电炉包括炉体以及包裹在炉体外表面的冷却夹层,所述旋转式模具铸造机包括旋转台、一号铸造组件、二号铸造组件、三号铸造组件和四号铸造组件,所述二号铸造组件处设置有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包括上盖板、集水箱和内置水泵,所述打磨机包括打磨箱和成品仓,所述打磨箱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成品仓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正下方,所述打磨箱的成品出料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成品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生产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车间工作的危险性,而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球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锰耐磨钢球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耐磨钢球为研磨机用耐磨介质,是一种消耗品,主要用途是研磨物料,使物料达到使用标准,主要应用在矿山,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硅砂厂,煤化工等领域,在传统制造工艺中,需先将废钢和合金投入电炉熔化为高温金属溶液,再将高温金属溶液倒入耐磨钢球铸造模具中,再对铸造模具进行冷却,冷却后,从铸造模具中倒出耐磨钢球,再经过后续的打磨工作,才算完成耐磨钢球的制作,这样的生产方式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锰耐磨钢球制备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车间工作的危险性,而且生产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锰耐磨钢球制备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工业电炉、旋转式模具铸造机、打磨机和PLC控制器,所述工业电炉包括炉体以及包裹在炉体外表面的冷却夹层,所述炉体的内壁设置有发热管,所述炉体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处设置有进料阀,所述炉体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口下端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内壁覆盖有耐高温涂层,所述炉体的左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侧壁过进水管与所述冷却夹层的左下侧壁相连,所述水箱的右侧壁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冷却夹层的左下侧壁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所述旋转式模具铸造机设置在所述工业电炉的右下方,所述旋转式模具铸造机包括旋转台、一号铸造组件、二号铸造组件、三号铸造组件和四号铸造组件,所述旋转台的正下方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旋转台和一号电机之间设置有旋转支撑杆,所述旋转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旋转台下端面的中间位置相连,另一端与一号电机相连,所述一号铸造组件、二号铸造组件、三号铸造组件和四号铸造组件以所述旋转台为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一号铸造组件包括上铸造模具、上支撑杆、下铸造模具和下支撑杆,所述上铸造模具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设置在所述输料管出液端的正下方,所述进液孔下方的上铸造模具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上半球形槽,所述下铸造模具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对应的下半球形槽,所述上铸造模具的底部与所述下铸造模具的顶部相贴合,所述上半球形槽与下半球形槽配套构成球形腔体,所述上铸造模具通过所述上支撑杆与旋转台相连,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铸造模具的左侧面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旋转台的圆周侧面上,偏离所述上支撑杆正下方的所述旋转台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向方向与所述上支撑杆垂直,所述轴承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二号电机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杆的右侧壁相连,所述下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杆的正下方,所述下支撑杆远离所述旋转台的一端与所述下铸造模具的右侧壁相连,所述二号铸造组件、三号铸造组件和四号铸造组件的结构与一号铸造组件的结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7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钢包车间可折叠式支架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用活性金属粉的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