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8336.0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5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文;潘健康;潘建勋;王壮;陈斌;张庆哲;田燕;周丽娟;郑亚男;王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池 集油装置 上端 曝气池 吸油管 除油装置 曝气装置 曝气管 吸油泵 除油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领域 本实用新型 絮凝剂溶液 化学除油 离心装置 相邻设置 油性物质 止回装置 重复操作 污水 过滤网 吸油口 下表面 侧壁 壳体 下端 压板 去除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曝气池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吸油管与吸油泵连接,吸油泵位于絮凝池的底部,絮凝池内设置有絮凝剂溶液,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压板,絮凝池与集油装置相邻设置,絮凝池与集油装置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集油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离心装置。该装置经过多道污水除油处理,使物理除油方法和化学除油方法相结合,使污水中油性物质去除率增大,减少重复操作的次数,效率高,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污水中含有的油性物质较大,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工厂需要对含油物质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油性物质除去再进行排放。现有的污水除油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通常是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氧化法,单纯采用化学方法对油性物质去除率不高,且加入的化学物质会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通常的离心、过滤等,但离心和过滤方法很难将油性物质有效分离,需要重复多次,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污水除油装置,使油性物质去除率高,避免二次污染,且除油高效,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所述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止回装置;所述曝气池的上端设置有吸油管,吸油管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吸油口,所述吸油管与吸油泵连接,所述吸油泵位于絮凝池的底部,所述絮凝池内填充有絮凝剂溶液,所述絮凝池的上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絮凝池与集油装置相邻设置,絮凝池与集油装置连接的侧壁上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连接有离心装置。
优选的,所述止回装置包括曝气管内壁靠近进水端设置的内圈,所述曝气管内设置有与内圈相匹配的止回头,所述止回头设置在止回座内,且止回座内设置有与止回头连接的弹性件,所述止回座通过镂空连接板固定在曝气管内。
优选的,所述压板位于絮凝池上端中部,所述压板在絮凝池内的液面上漂浮。
优选的,所述集油装置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体与离心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离心装置的一端为锥形腔体、另一端为圆柱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靠近圆柱形腔体处内径渐小,且锥形腔体与圆柱形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锥形腔体的上端,所述锥形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位于锥形腔体的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吸油管包括与吸油泵连接的主管,所述主管连通有若干分管,所述分管在曝气池上端平行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曝气池、絮凝池和集油装置依次相邻设置,所述曝气池高于絮凝池的高度,所述曝气池的外侧壁高于与絮凝池连接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除油装置,该除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除油效果好,污水先通过曝气池进行曝气,使气泡带动油性物质漂浮在液面位置,吸油管对油性物质进行吸附,充分将油性物质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油性物质通过吸油泵进入絮凝池底部,充分与絮凝剂溶液混合,使油性物质变为絮凝状态进行沉淀,未絮凝完全的油性物质漂浮在絮凝池顶面,并通过过滤网流入集油装置,集油装置与离心装置连接,对油性物质进行离心,使油性物质与污水有效分离,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油管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饮水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阻燃剂制备废水沉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