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普外科快速包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5553.2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婷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布 绑定 圈筒 线出口 包扎 橡胶材质 普外科 挤压 本实用新型 圆筒状结构 抽动 医疗领域 拉动圈 粘贴 收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普外科快速包扎结构。包含纱布,所述的纱布上包含一圈的圈筒,还包含在圈筒中的线,所述的圈筒上包含两个线出口,两个线出口的线能够绑定;所述的圈筒为橡胶材质或者是纱布构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的橡胶材质粘贴在纱布上。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需要用大量纱布进行包扎,采用本结构,绑定也是采用纱布进行绑定,采用本结构,只需要少量的纱布进行包扎,一旦按住,抽出来两个线出口的线进行绑定,两个线出口的线被抽动的时候,拉动圈筒收缩,挤压下方,一个是用线进行绑定,不浪费纱布,一个是直接用圈筒构成区域,形成相对挤压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普外科快速包扎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包扎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1.包扎浪费纱布,需要大量的纱布做固定作用;
2.纱布无法进行局部按压,只能进行整体施压;效果不好;
3.换药不方便,每换药一次就得重新包扎一次。
引入现有技术文件:《谈护理技能操作中纱布的滥用》由吴克琴在2008-07-15发表于《中国护理管理》。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新型普外科快速包扎结构,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普外科快速包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纱布,所述的纱布上包含一圈的圈筒4,还包含在圈筒中的线,所述的圈筒上包含两个线出口,两个线出口的线能够绑定;所述的圈筒为橡胶材质或者是纱布构成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的橡胶材质粘贴在纱布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线为松紧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圈筒内部围挡的部分为伤口部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伤口部位的上包含上叠层口袋,所述的上叠层口袋中能放入药物棉花或者是纱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伤口部位下方即纱布贴紧皮肤的一侧上包含消毒棉。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需要用大量纱布进行包扎,采用本结构,绑定也是采用纱布进行绑定,采用本结构,只需要少量的纱布进行包扎,一旦按住,抽出来两个线出口的线进行绑定,两个线出口的线被抽动的时候,拉动圈筒收缩,挤压下方,一个是用线进行绑定,不浪费纱布,一个是直接用圈筒构成区域,形成相对挤压的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包扎位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纱布;2.伤口部位;3.上叠层口袋;4.圈筒;5.线出口; 6.线。
本附图为本装置主要部件组成的示意图,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尺寸、连接方式、装配形式、位置关系等,图示省略了部分手动阀门、管件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婷,未经杨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5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无纺布
- 下一篇:一种便于医用纱布卷收紧分割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