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手持全开合分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5731.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孙孝言;李明杰;曹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申辰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握部 卡管 输液通路 输液管 翻折部 分液器 固定部 边界线 开合 本实用新型 分液装置 活动连接 上下拼接 出水端 双侧面 折弯状 延伸 出水 穿出 内开 接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手持全开合分液器,属于分液装置领域,包括手握部和卡管部,所述的手握部与卡管部相连形成折弯状,以卡管部的出水端为起点沿着卡管部的双侧面延伸形成边界线直至双侧边界线对接分离上下拼接的翻折部和固定部,所述的翻折部的一端活动连接至固定部上,所述的手握部内开设有第一输液通路,位于延伸出一对接至出水端的第二输液通路,所述的第一输液通路与第二输液管相接通或者所述的第一输液通路与第二输液管相对接。采用了新型的结构,输液管由手握部和卡管部中穿过,当输液管由手握部中穿出之后,直接扣合翻折部即可完成扣合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手持型分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蠕动泵一般由驱动器、泵头和软管组成,驱动器负责为泵头提供动力,泵头工作时,需要通过软管来传输液体。
软管在传输液体时需要将软管固定在实验支架上或直接用手握持软管来实现液体的定向分配,在此过程中同时需要操作蠕动泵驱动器上的按钮来控制液体的分配,所以蠕动泵必须放置在人手可触及的范围内。固定在实验支架上进行液体分配时存在分液不灵活、要不断重新放置新的盛液容器的缺点;用手直接握持软管可能会存在污染溶液的缺点,且由于在泵送流体的过程中传输液体的软管会产生振动,所以不利于操作人员直接握持,需要采用分液器进行分液,但是现有的分液器仅仅是具备着卡管的功能,且结构不合理,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软管传输液体时不便握持、不便于直接穿插软管问题,从人体工程学角度提供了一种便于握持操作的结构,并且可以通过蠕动泵驱动器外控接口直接控制蠕动泵,节省了操作时间,增大了空间上操作范围,使操作更加方便和灵活。
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手持全开合分液器,其包括手握部和卡管部,所述的手握部与卡管部相连形成折弯状,以卡管部的出水端为起点沿着卡管部的双侧面延伸形成边界线直至双侧边界线对接分离上下拼接的翻折部和固定部,所述的翻折部的一端活动连接至固定部上,所述的手握部内开设有第一输液通路,位于延伸出一对接至出水端的第二输液通路,所述的第一输液通路与第二输液管相接通或者所述的第一输液通路与第二输液管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输液通路以翻折部的连接点为起点延伸。
进一步的,翻折部的一端铰接在固定部上,位于铰接点处设置有扭转弹簧。
进一步的,第一输液通路与第二输液通路的连接处形成弧形过渡段。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过渡段的出口的指向方向与翻折部并列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硅胶卡箍扣,所述的固定部上刚开开有一与翻折部外形相配的开口,翻折部合拢至固定部上刚好形成卡管部,所述的硅胶卡箍扣内形成有一环形的嵌入槽,卡管部一端的出水口嵌合在嵌入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输液管,所述的输液管依次穿过第一输液通路、第二输液管由硅胶卡箍扣上预留的通孔中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采用了新型的结构,输液管由手握部4和卡管部中穿过,当输液管由手握部4中穿出之后,直接扣合翻折部2即可完成扣合操作,简单方便。
翻折部采用了的卡合结构,当输液管穿出后直接翻折翻折部即可完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开后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硅胶卡箍扣1、翻折部2、固定部3、手握部4、第一输液通路5、第二输液通路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申辰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保定申辰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5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瓶内入添药匙
- 下一篇:一种双刻度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