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支撑机构及一种青少年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6499.3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1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郭斯永;张海峰;刘枫翌;侯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C7/14 | 分类号: | A47C7/14;A47C7/46;A47C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支撑 机构 青少年 座椅 | ||
一种可调节的支撑机构,包括由连接体和支撑杆组成的传动机构和支撑体,支撑体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平行且呈圆形的第二表面,其中,连接体具有呈平面状的第一固定端,且连接体按照第一固定端位于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位置的方式与支撑体连接,连接体还具有呈凹面状的第二固定端;支撑杆具有呈凸面状的第二配合端和呈平面状的第一配合端,支撑杆按照第二配合端与第二固定端彼此嵌套的方式与连接体连接。一种青少年座椅的坐垫和靠垫中均配备了上述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中的支撑体绕连接体旋转或摆动可以形成更多的位置组合形态。本实用新型的青少年座椅能够主动调整坐垫和靠垫的表面形态,达到动态调整坐姿和缓解疲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撑机构及一种青少年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学生的调节主要集中于坐高、坐深、腰靠高度等大范围尺寸,或者是坐垫和靠垫的表面接触温度的调节,而坐垫和靠垫的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坐垫和靠垫可变换形态的功能主要出现在汽车座椅上,旨在适应不同的行车环境。
公开号为CN1040553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学习座椅。该发明用坐姿检测装置采集学习者坐在桌椅前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传送至智能控制装置,智能控制装置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相应控制桌椅自动调节装置,实现座椅移动、桌面自动升降或桌面自动倾斜或椅面自动升降或椅背自动倾斜。这种的学习座椅的局限在于,其只提供了座椅坐深、坐高等整体结构尺寸,而无法对坐面和靠垫的形态做出调整。而这些尺寸的调整在一般的学生中都有具备,这些调整针对的是适应人的不同体型,而无法适应不同的坐姿生理形态。
公开号为CN1020500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当前的车速和关于当前道路走向的存储数据的一种用于动态调节车辆座椅乘员身体支撑的方法。通过在行驶过程中预先计算出一条车辆最可能沿其行驶的道路,这时各个预先计算出最可能会行驶的道路比即将出现的弯道末端更长,并且在通过这段弯道时可调节适应于整个预先计算出的最有可能行驶的道路的身体支撑。该发明旨在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座椅支撑和包裹性。其通过动态调节座椅的形态来适应不同行驶状态下的驾驶员受力情况。其解决的问题是驾驶者再行车过程中的乘坐稳定性,而并不是为了减轻长时间就坐产生的疲劳。
公开号为CN20504176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点阵式按摩坐垫,包括一个坐垫框架,所述坐垫框架由固定在一起的顶板、侧板和底板构成,在顶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间隔排列的通孔,该按摩坐垫还包括设置在各通孔内的活动按摩块以及驱动各按摩块同时作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包括液压缸、连接板和电磁阀,液压缸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液压缸的输出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各按摩块的下端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也可包括偏心轮、连接板和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侧板上,偏心轮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轮的外轮廓面与连接板的底面相抵。
公开号为CN20456736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按摩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座椅本体由坐垫、靠背和头枕组成,所述坐垫的内部夹层中等距离设有振动按摩器,所述坐垫右侧表面设有调节面板,所述靠背的内部夹层上部等距离设有振动按摩器,所述靠背的内部夹层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滚动按摩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坐垫和靠背的内部夹层中均安装有通风加热装置,所述靠背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头枕,所述头枕的内部夹层中等距离设有振动按摩器。
公开号为CN20343886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疲劳驾驶主动监控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警示灯和喇叭,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下方,所述警示灯和喇叭均安装在车辆仪表盘上;所述微处理器分别电连接压力传感器、警示灯和喇叭。当驾驶员已经连续驾驶超过3小时30分,对应的连续电压信号的持续时间达到3小时30 分,说明驾驶员的连线驾驶时间即将达到疲劳驾驶的时间上限(4小时),即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的持续时间确定疲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6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迟焦化焦炭塔热量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具及家居环境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