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9061.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8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欣;张诗渊;汪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浩灵磁电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齿轮 面啮合 磁极 本实用新型 交叉传动 向内凹陷 弧形面 圆周面 有效作用面积 表面螺旋 传动扭矩 间隔均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包括两个磁齿轮,至少一个磁齿轮的圆周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磁齿轮的磁极以S极与N极间隔均布于磁齿轮表面,且磁极沿着磁齿轮表面螺旋上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啮合磁齿轮,由于至少一个磁齿轮的圆周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因而大大增加了磁齿轮与磁齿轮之间的有效作用面积,进而提高面啮合磁齿轮的传动扭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或设备中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齿轮传动机构,由于都是接触式传递,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微粒、粉尘、油污等,因此会污染环境以及工件,造成产品报废。尤其在一些清洁要求严格的液晶面板传输场合,传统的机械磁轮并不适用。磁齿轮利用磁耦合力相吸相斥达到传动的目的,是一种非机械接触式的齿轮啮合。磁齿轮传动无需润滑、无摩擦能耗、清洁无油污、防尘防水、且运行平稳,因此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寿命长以及对环境无污染(尘埃、油污、噪声)的优点。此外,相比于传统的机械齿轮,磁齿轮不管在传动效率、传动比、以及加工方面都大幅领先。
现有技术中,磁齿轮传动技术已有出现。例如,专利号ZL200720076707.6非接触式空间交叉传动用磁性齿轮,是一种非接触式空间交叉传动用磁性齿轮,它是一个钕铁硼永磁材质粘结压制体的空心圆柱体磁性齿轮,其磁极呈45度螺旋排列于其外表面,且相邻磁极为异极。由上述两个磁性齿轮空间交叉安装使用,两磁性齿轮为非接触式,其间留有有效间隙,可通过磁极之间的引力与斥力产生扭矩,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运转。然而,现有技术中磁齿轮之间属于点啮合传动,由于点啮合面积小,因此传递的力矩较小。因此,在同等质量且相同永磁材料下,如何提高磁齿轮的传递力矩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齿轮传递力矩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包括两个磁齿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磁齿轮的圆周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所述磁齿轮的磁极以S极与N极间隔均布于磁齿轮表面,且磁极沿着磁齿轮表面螺旋上升。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为磁齿轮一端沿磁齿轮轴向向内凹陷的半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为磁齿轮两端向磁齿轮中部凹陷的弧形面。
优选的,两个磁齿轮中一个所述磁齿轮的圆周面为弧形面,另一个磁齿轮的圆周面为柱形面。
优选的,所述两个磁齿轮垂直放置,且两个磁齿轮的面啮合面之间间距为0.5~2mm。
优选的,所述磁极的倾角为45°螺旋升角。
优选的,所述磁齿轮包括磁钢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磁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磁齿轮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与磁钢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啮合磁齿轮,由于至少一个磁齿轮的圆周面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因而大大增加了磁齿轮与磁齿轮之间的有效作用面积,进而提高面啮合磁齿轮的传动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4中交叉传动用面啮合磁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浩灵磁电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浩灵磁电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9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