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绳带裁切自动收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9880.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3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梁韦杰;闫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驭波超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光杆导轨 收料器 本实用新型 导轨固定板 自动收料器 滚动装置 出料口 裁切 种绳 工作效率高 支撑架顶部 底座顶部 夹料气缸 人力资源 竖直平面 主体一端 自动整理 摩擦带 切带机 支撑架 拱形 堆料 光杆 滑块 夹料 夹头 紧靠 绳带 竖直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绳带裁切自动收料器,包括收料器主体,所述收料器主体一端紧靠设有切带机,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竖直设有导轨固定板,所述导轨固定板的两个竖直平面内均设有水平的两根光杆导轨,所述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光杆导轨上设有机械手一,所述机械手一上与光杆导轨连接处设有光杆滑块,所述机械手一的上部设有夹料气缸一和夹料夹头一,所述机械手一的下部固定设有滚动装置,所述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光杆导轨上设有拱形的机械手二,所述机械手一和机械手二上的滚动装置上配合设有摩擦带。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可自动整理堆料的绳带收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线机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绳带裁切自动收料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切带机在制造行业使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的切带机一般包含电机、滚轮,气缸、切刀等主要部件只具备切带的功能,切带机在切除布带料之后,往往只是在切带机的切带出口处下方设置一个容器来接纳切除后的布带料条,这就使得切除后的绳带料条在垂直下落到容器内往往都是杂乱无章的落入容器内,收料时还需要人工重新整理整齐才能归类,特别是裁切较长的布料后,裁切布料堆积在一起分拣很麻烦,这样的切带机带来的是人工繁琐和麻烦的处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可自动整理堆料的绳带收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绳带裁切自动收料器,包括收料器主体,所述收料器主体一端紧靠设有切带机,所述收料器主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竖直设有导轨固定板,所述导轨固定板的两个竖直平面内均设有水平的两根光杆导轨,所述切带机的出料口设置于靠近一侧光杆导轨位置处,所述靠近出料口的一侧光杆导轨上设有机械手一,所述机械手一上与光杆导轨连接处设有光杆滑块,所述机械手一的上部设有夹料气缸一和夹料夹头一,所述夹料气缸一控制夹料夹头一的开合,所述机械手一的下部固定设有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内设有竖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面设有电机,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面设有与电机出轴连接的同步轮,所述同步轮的下方设有同步从轮,所述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光杆导轨上设有拱形的机械手二,所述机械手二上的拱形下部一侧设有与光杆导轨相配合的光杆滑块,所述机械手二的拱形下部另一侧设有夹料气缸二和夹料夹头二,所述夹料气缸二控制夹料夹头二的开合,所述机械手二上的光杆滑块下端设有滚动装置,所述机械手一和机械手二上的滚动装置上配合设有摩擦带,所述摩擦带水平固定在收料器主体上,所述夹料夹头一和夹料夹头二的下方设有倾斜放置的收料斜坡。
作为改进,所述摩擦带穿过同步轮的轮下边缘和同步从轮的轮上边缘,所述摩擦带为水平放置,保证滚动装置可以有效的在摩擦带上运动。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板上同步轮一侧设有涨紧轮,摩擦带过松时调节涨紧轮位置张紧摩擦带。
作为改进,所述夹料夹头一和夹料夹头二的加料位置均为出料口的出料位置下方同一位置,保证无论是机械手一或者机械手二,都能准确的夹到出料的绳带。
作为改进,所述收料斜坡的四周为内折边结构,防止在夹头加紧拖拽绳带时,绳带勾到收料斜坡,破坏绳带。
作为改进,所述收料斜坡上边缘设有收料支架,使得收取的绳带更好的收取。
作为改进,所述导轨固定板上靠近出料口一侧设有感应开关,所述机械手一回到夹料位置触碰感应开关动作,可以感应到机械手一是否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机械手一和机械手二同时工作,极大增加了收料的效率;收料器装置独立工作,不影响切带机的效率;解放收料工人的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了收料的整齐美观度;可实现较长长度的绳带的收料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驭波超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驭波超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9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光通信元件复合式对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