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洗涤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1102.X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朋;李岩;张晓东;华栋梁;金付强;牧辉;赵玉晓;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乐陵胜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液 生物氧化反应器 气体洗涤塔 生物洗涤 脱硫装置 沉淀池 单质硫 填料层 进气口 硫酸盐还原菌 厌氧反应装置 厌氧反应器 均匀喷洒 逆流接触 池底排 出液口 调节池 喷淋头 弱碱性 上清液 脱硫菌 洗涤塔 泵入 溢流 还原 沉淀 溶解 回收 | ||
一种生物洗涤脱硫装置,包括气体洗涤塔、生物氧化反应器、沉淀池、厌氧反应器、调节池等。含H2S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气体洗涤塔,中性或弱碱性的吸收液通过喷淋头均匀喷洒在填料层,气体向上通过填料层时与吸收液逆流接触,其中的H2S溶解于吸收液。吸收液从洗涤塔下部出液口泵入生物氧化反应器,吸收液中的S2‑在嗜酸性脱硫菌的作用下部分被氧化为单质硫,部分被氧化为SO42‑,使得pH范围稳定在2‑3.5之间。氧化后的液体溢流进入沉淀池,大部分单质硫沉淀到池底排出,并进行回收。上清液经过滤后进入厌氧反应装置,部分SO42‑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S2‑。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气体中硫化氢的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洗涤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H2S是天然气和沼气中常见的杂质。我国含硫天然气储量丰富,硫化氢含量大于1%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天然气储量的四分之一。沼气中的H2S来源于含硫蛋白质,例如半胱氨酸和蛋氨酸,尤其是富含硫的原料,例如酒糟、大型藻类和造纸工业废水等。在填埋气中H2S还可能来自于石膏。H2S和水相遇会形成硫酸,腐蚀沼气和天然气利用设备。含有H2S的气体燃烧会产生硫酸排放,而且H2S本身就具有高毒性,会产生很严重的健康风险。气体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其原理可分为生物、化学和物理脱硫法。化学脱硫法主要包括化学氧化和碱吸收,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存在运行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物理脱硫方法包括溶剂吸收法和活性炭吸附法,也需要定期更换化学药剂,一般只在需要特别低硫化氢浓度时使用。生物脱硫法是利用硫细菌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或者硫酸的过程。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生物脱硫技术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维护费用和能耗低、清洁环保、产物可资源化等优点,已逐渐成气体脱硫的主流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利号200710067269.1,名称为“沼气生物脱硫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生物脱硫装置,该装置是一个带沼气进口和沼气出口的脱硫塔,脱硫塔内放置若干填料,填料上方设有喷嘴,喷嘴与带回流泵的输送管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管口位于脱硫塔下部的营养液段,塔底部设有排放口。这种脱硫工艺制作和操作简单,脱硫效果较好,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程难以控制,容易发生填料塔堵塞。工艺终产物为大量浓度约为0.5%的稀硫酸,产生二次污染,需做后续的稀酸处理。而且过程中会引入氧气,存在安全隐患,更无法满足沼气提纯做生物天然气对气体品质的要求。
专利号CN97180128.2名称为“气体脱硫的方法”公布了一种从气流中去除硫化氢的方法。专利号201310012017.4,名称为“一种两段式沼气生物脱硫装置”公布了一种两段式沼气生物脱硫装置。在两个专利中,H2S吸收和生物氧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完成,吸收液循环往复、再生,很好的解决了单质硫堵塞填料层、产品气混入过量氧气的问题。H2S的高效吸收需要弱碱性的吸收液,为保证吸收液的pH处于弱碱性状态,两个专利都采用中性脱硫菌,生物氧化反应系统的pH也处于中性或者弱碱性状态。专利201310012017.4 把吸收液的溶解氧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氧化槽中硫酸盐的形成,使得氧化槽中的pH也处于碱性范围。专利CN97180128.2为防止氧化反应器中介质的酸化,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进行中和,从而使得氧化反应器处于中性或者弱碱性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嗜酸性脱硫菌在酸性条件下对H2S进行生物氧化,极大的提高了生物氧化过程的运行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乐陵胜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乐陵胜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1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