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2320.5 | 申请日: | 201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9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冯越杨;曹盼盼;李苗;任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越杨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输送带 离心泵 内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 路桥施工 自动清理 沉淀槽 刮板 沉淀收集 电机带动 自然沉淀 挡板 从动轮 过滤网 喷淋头 主动轮 料斗 连通 水管 电机 清洁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离心泵槽和沉淀槽,所述离心泵槽的内部设置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通过水管与沉淀池上部的喷淋头连通,所述离心泵槽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收集料斗。本实用新型中,在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在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连接的输送带,同时在输送带的上部设置有挡板,在输送带的下部设置有刮板,这样沉淀物能够自然沉淀在输送带上,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移动,在刮板的作用下能够将输送带上的沉淀物刮入到沉淀槽中,完成沉淀物的收集,能够提高沉淀池的清洁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然而在路桥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决渣土车在行驶过程中对路面造成污染现象,需要对渣土车进行清洗,而现有的沉淀池不具备自动清理的功能,且沉淀物的清理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有离心泵槽和沉淀槽,所述离心泵槽的内部设置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通过水管与沉淀池上部的喷淋头连通,所述离心泵槽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收集料斗,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与主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底部对应从动轮所在位置设置有刮板,所述沉淀池的侧壁对应主动轮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嵌入放置有滤网隔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送带的宽度与沉淀池的内宽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轮的侧边对应主动带轮所在位置连接有从动带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喷淋头关于沉淀池的竖直中心面对称设置有两组,且同一组内相邻位置的喷淋头之间的间距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淀池底部向沉淀槽所在位置倾斜,倾斜角度为10度,且沉淀池的底面与输送带的端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在沉淀池的上部设置有电机,在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连接的输送带,同时在输送带的上部设置有挡板,在输送带的下部设置有刮板,这样沉淀物能够自然沉淀在输送带上,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移动,在刮板的作用下能够将输送带上的沉淀物刮入到沉淀槽中,完成沉淀物的收集,能够提高沉淀池的清洁速度;其次,在沉淀槽的内部设置有沉淀收集料斗,并在沉淀收集料斗的侧边设置有过滤网,这样通过滤网完成沉淀物与水的分离,避免沉淀池内部浑浊现象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沉淀池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路桥施工用可自动清理多功能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收集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越杨,未经冯越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2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