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2371.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3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9/03;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炎英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壳体 水平设置 过滤网 农村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污水收集池 再净化装置 操作平台 倾斜设置 污水回流 出料口 进料口 焊接 两侧外壁 内部安装 波纹板 导向柱 刮泥板 污泥量 爬梯 平行 清洗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操作平台,且操作平台的远离壳体的一端下侧焊接有倾斜设置的爬梯,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波纹板,且第一隔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且过滤网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过滤网和第一隔板之间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导向柱和刮泥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排入污水收集池的污水中的污泥量,降低了污水收集池的清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中设置的滤池,滤池需要对滤砂进行定期清洗,清洗的污水之间排放至污水收集池中,在通过污水收集池排至沉淀池中,然而排放至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中含有较多污泥,使得在污泥沉淀在污水收集池的底部,使得污水收集池需要经常的清洗,便面污泥过多的积累,而现有污水收集池较深,不便于清理,使得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泥越多清理成本就越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壳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操作平台,且操作平台的远离壳体的一端下侧焊接有倾斜设置的爬梯,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平行,第一隔板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波纹板,且第一隔板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过滤网,且过滤网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过滤网和第一隔板之间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导向柱和刮泥板,导向柱贯穿刮泥板,且导向柱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壳体的两侧内壁上,过滤网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三定滑轮,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且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竖直直线排列,且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一定滑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渗水孔,且第二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渗水孔,且第二渗水孔位于波纹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顶部安装有收卷机构,且收卷机构上连接有拉绳,拉绳远离收卷机构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
优选的,所述刮泥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壳体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且壳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泥管道,且排泥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通过壳体、出料口、进料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波纹板、过滤网、刮泥板、导向柱、第一定滑轮、操作平台、爬梯、第一渗水孔、第二渗水孔、拉绳、收卷机构等结构的设置,使得滤池滤砂清洗的污水通过壳体经过波纹板和过滤网在排入至污水收集池,使得进入污水收集池的污泥量减少,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排入污水收集池的污水中的污泥量,降低了污水收集池的清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回流再净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出料口、3进料口、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波纹板、7过滤网、8刮泥板、9导向柱、10第一定滑轮、11操作平台、12爬梯、13第一渗水孔、14第二渗水孔、15拉绳、16收卷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2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