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2646.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茂社;赵侃;司建辉;张俊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槽 滑动构件 激振器 振动台 隔震 框架结构 框架模型 实验装置 水平荷载 主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 垂直振动 摩擦作用 竖直设置 相对侧面 支座架 焊接 平行 消耗 滞后 传递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有振动台,振动台两个相对侧面的边缘均连接有垂直振动台竖直设置的支座架,振动台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构件,振动台上还设置有框架模型,框架模型焊接于滑动构件上,支座上还包括激振器,激振器通过连杆固定于振动台上,通过激振器、振动台、滑动槽的配合作用,产生某一方向的水平荷载,通过滑动槽传递给滑动构件,由于滑动槽自身的摩擦作用,对结构所受到水平荷载产生一定的消耗,使主体结构反应滞后和减弱,从而达到隔震效果,有效保护主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国家之一,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们对于地震也越来越忧虑。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基于这种背景,对工程中采用隔震技术的研究显得意义重大,尤其是长周期高层建筑结构。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结构工程领域基础性学科,对于隔震技术的了解及熟悉尤为重要。在现有的结构隔震实验装置中,其装置设计复杂,操作繁琐,无法更为直观的观测隔震技术对于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能够更为直观的观测隔震技术对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包括支座,支座上固定有振动台,振动台两个相对侧面的边缘均连接有垂直振动台竖直设置的支座架,振动台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滑动构件,振动台上还设置有框架模型,框架模型焊接于滑动构件上,支座上还包括激振器,激振器通过连杆固定于振动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振动台和支座架之间还设置有钢板,钢板上下两端均铰接于支座架上。
钢板的宽度小于支座架的宽度。
至少其中一个滑动槽内设置有插销。
框架模型包括四个垂直振动台的支柱,且四个支柱两两焊接于滑动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通过激振器、振动台、滑动槽的配合作用,产生某一方向的水平荷载,通过滑动槽传递给滑动构件,由于滑动槽自身的摩擦作用,对结构所受到水平荷载产生一定的消耗,使主体结构反应滞后和减弱,从而达到隔震效果,有效保护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造价低,能够直接观测隔震技术对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振动平台上的构件俯视图。
图中,1.支座,2.振动台,3.支座架,4.滑动槽,5.滑动构件,6.框架模型,7.激振器,8.钢板,9.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隔震实验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支座1,支座1上固定有振动台2,振动台2两个相对侧面的边缘均连接有垂直振动台2竖直设置的支座架3,振动台2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动槽4,滑动槽4内设置有滑动构件5,振动台2上还设置有框架模型6,框架模型6焊接于滑动构件5上,支座1上还包括激振器7,激振器7通过连杆固定于振动台2上。
振动台2和支座架3之间还设置有钢板8,钢板8上下两端均铰接于支座架3上。
钢板8的宽度小于支座架3的宽度,能够降低造价成本。
至少其中一个滑动槽4内设置有插销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2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