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5120.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8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正福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坝体 分区 纵截面 坝体结构 挡水 拼接 水利枢纽 本实用新型 凸出 从上到下 等腰梯形 加强结构 依次设置 直角梯形 挡水面 支撑面 竖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坝体分区、第二坝体分区、以及第三坝体分区;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三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坝体分区和所述第二坝体分区拼接在一侧形成竖直的支撑面,所述第二坝体分区和所述第三坝体分区拼接在另一侧形成倾斜的挡水面;其中,所述第三坝体分区还相对所述第二坝体分区向一侧凸出,形成对所述支撑面的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水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
背景技术
挡水坝段是水利枢纽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强度和稳定的要求,基岩上的挡水坝在基本荷载作用下,理论剖面是一个以上游水位为顶点的三角形,但实际上,为了防止水流漫溢坝顶,常需一定的坝顶超高;为了满足一定的要求,也需要一定的坝顶宽度。为了有更好的稳定及应力条件,需要提供一种同时满足以上两种要求的坝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可以同时满足坝顶的高度和坝顶的宽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坝体分区、第二坝体分区、以及第三坝体分区;
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第三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坝体分区和所述第二坝体分区拼接在一侧形成竖直的支撑面,所述第二坝体分区和所述第三坝体分区拼接在另一侧形成倾斜的挡水面;
其中,所述第三坝体分区还相对所述第二坝体分区向一侧凸出,形成对所述支撑面的加强结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竖向的矩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坝体分区、所述第二坝体分区、以及第三坝体分区的高度比为3:28:15。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相对地平面的高度为182m,所述第二坝体分区相对地平面的高度为179m,所述第三坝体分区相对地平面的高度为151m。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坝体分区的抗冲刷性优于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的抗冲刷性或者所述第二坝体分区的抗冲刷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坝体分区的抗裂性优于所述第二坝体分区的抗裂性或者所述第三坝体分区的抗裂性。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分为第一坝体分区、第二坝体分区、以及第三坝体分区;并且,第一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矩形、第二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第三坝体分区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使一侧形成了支撑面,另一侧形成了挡水面。这样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也使坝顶的高度增高、坝顶的宽度拓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利枢纽挡水坝段的坝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坝体分区;2、第二坝体分区;3、第三坝体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正福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正福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5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护坡砌体及河道护坡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拦沙取水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