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034.6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辉;刘建军;刘斌;于海江;王艳红;眭斌;张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科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内测温元件 墙外测温元件 热流计 墙体保温性能 温度巡检仪 检测装置 温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墙体内表面 墙体 采集 建筑墙体检测 室内外温差 测量数据 传热系数 室内加热 组成结构 热流 制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它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巡检仪、墙内热流计片、墙内测温元件以及墙外测温元件;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对室内加热/制冷,形成室内外温差;墙内热流计片布置在墙体内表面,用于测定热流;墙内测温元件与墙外测温元件分别布置在墙体内、外表面的对应位置,用于测定温度;温度巡检仪与墙内热流计片、墙内测温元件与墙外测温元件连接;通过墙内测温元件测得墙体内表面稳定在设定温度后,温度巡检仪开始对墙外测温元件、墙内测温元件、墙内热流计片的测量数据开始采集,并计算得到墙体的传热系数。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简单,采集方便且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的检测是建筑节能检测评价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筑墙体保温性能的测试就是检测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由此判定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等级。目前,建筑墙体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主要采用热流计法。
热流计法是将热流计安装在被测墙体内表面,在热流计的周围布置若干铜-康铜热电偶,在对应的墙体外表面也相应布置若干热电偶,通过导线把各热电偶及热流计与温度巡回检测仪连接起来,然后将检测仪测试并储存的结果导入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和计算后即可得到被测墙体的传热系数值。热流计法完全是基于对被测墙体在墙内外自然温差环境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热性能的测量,因而测量过程中墙体内外侧气温的变化、墙体自身的蓄热和放热过程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稳定和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集方便且稳定可靠的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它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巡检仪、墙内热流计片、墙内测温元件以及墙外测温元件;
温度调节装置放置在室内,用于对室内加热/制冷,形成室内外温差;
墙内热流计片布置在墙体内表面,用于测定热流;
墙内测温元件与墙外测温元件分别布置在墙体内表面与墙体外表面的对应位置,用于测定温度;墙内测温元件以及墙外测温元件可采用高精度的铂电阻;
温度巡检仪与墙内热流计片、墙内测温元件与墙外测温元件连接;
通过墙内测温元件测得墙体内表面稳定至设定温度后,温度巡检仪开始对墙外测温元件、墙内测温元件、墙内热流计片的测量数据开始采集,并计算得到墙体的传热系数。
进一步的,温度巡检仪具体包括:电源接口、控制开关、通信接口、USB接口、单片机、显示器以及采集模块;电源接口通过控制开关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通信接口、USB接口、显示器以及采集模块连接;采集模块与墙内热流计片、墙内测温元件以及墙外测温元件连接。
进一步的,为增加温度巡检仪使用的安全性,在电源接口与控制开关之间设有保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简单,采集方便、轻巧便携且运行稳定可靠;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室内进行加温/制冷,保证了检测过程中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温度场,从而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温度巡检仪的组成框图;
其中:1-温度调节装置、2-温度巡检仪、21-电源接口、22-控制开关、23-通信接口、24-USB接口、25-单片机、26-显示器、27-采集模块、28-保险、3-墙内热流计片、4-墙内测温元件、5-墙外测温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科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科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0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