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汇气管拔制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509.1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 |
主分类号: | H05B6/02 | 分类号: | H05B6/02;H05B6/04;H05B6/10;H05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线圈 气管 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 用电磁感应 加热装置 电连接 电源箱 拔口 升降台 变压器安装 可移动升降 操作安全 成型效率 生产技术 椭圆形孔 压力管道 可移动 加热 电缆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管道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型汇气管拔制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的装置对大型汇气管拔制的椭圆形拔口进行加热,包括电源箱、变压器、可移动升降台、电磁感应线圈;电源箱通过电缆与变压器一端电连接,变压器安装在可移动升降台上,变压器另一端上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变压器另一端电连接,电磁感应线圈放置在汇气管椭圆形孔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加工范围广,汇气管拔口成型效率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管道生产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型汇气管拔制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汇气管是石油、天然气集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与管道直接相连,工作压力从零点几兆帕到十多兆帕,直径从几百毫米到一千毫米以上,长度从几米到十多米的都有,它兼有管道和压力容器的特征。国标《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以下简称《设计规范》)中将其视为管道附件,而其工作压力、几何尺寸和工作介质的条件组合又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管辖范围。因此,汇气管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中,不管是按管道附件对待还是按压力容器对待,在汇气管上进行拔口是必不可少的制作工序。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开发,石油、天燃气输气站集输及分配对汇气管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对汇气管,不仅要满足开机启动和尾端用气点用气需求,同时中间也需要用各种管径大小不一、间距、位置、壁厚不等的支管来平稳气流,更进一步的缓冲和平衡各方来气压力和流量。作为压力管道设备的汇气管,在筒体开口的结构上有两种形式:一类是传统的焊接结构,另一类是开口模压拔制结构。焊接结构即汇气管上的开口接管采用无缝钢管或锻制加厚接管与筒体焊接,其特点是,制造工艺比较成熟、简单,适用于压力比较低的汇气管和压力容器。拔制结构即对筒体上开口位置以加热方式用模具在压力下拔出一个开口接管,接管与筒体是一个整体,其过渡区为圆弧过渡形式。
对于拔制工艺,主管壁厚不仅要满足高压下的强度要求,还要为支管提供所有材质并满足开孔补强,因此,拔制工艺主管的筒体壁厚相对较厚;另外,受拔制水平的影响,开口接管的拔制高度不会太高。但是对于高压汇气管,开口模压拔制结构在外观、结构受力和焊接接头缺陷的避免上都优于开口焊接结构。
目前,现有的管道生产企业,基本上是用炭火、锅炉或者工人手持火焰枪进行加热,温度不匀,局部温差过大,不利于成型,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更无法满足客户的高标准需求。况且,汇气管是天然气集输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具有压力高,数量大的特点,想要实现在上面拔出一个开口接管,并且开口的过渡区为圆弧形式,实属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汇气管拔制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采用该装置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大型汇气管局部进行快速有效的加热,使得大型汇气管局部加热更加均匀,成型效率和质量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型汇气管拔制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的装置对大型汇气管拔制的椭圆形拔口进行加热,包括电源箱、变压器、可移动升降台、电磁感应线圈;电源箱通过电缆与变压器一端电连接,变压器安装在可移动升降台上,变压器另一端上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变压器另一端电连接,电磁感应线圈放置在汇气管椭圆形孔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电源箱采用中频电源,频率3000Hz-8000Hz,最大功率500KW。
进一步,所述的频率为5000Hz,电流400A-600A,加热时间50s-60s。
进一步,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为多匝圆弧形变螺距锥台状线圈,最小的线圈半径150mm,相邻的线圈间距15mm-20mm,有6匝,线圈采用红铜做成的空心方管,该多匝圆弧形变螺距锥台状线圈与汇气管的弧形面平行,便于与椭圆形拔口完美贴合,提高加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未经李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发热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磁加热炒制机用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