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整合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7042.2 | 申请日: | 201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3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士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8 | 分类号: | E04G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架杆 立柱 整合 建筑施工 基板 站立 本实用新型 对立设置 间隔设置 建筑领域 矩形柱状 穿出 穿入 杆状 固连 架杆 排布 下端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施工整合架,属于建筑领域。包括立柱,立柱呈矩形柱状,立柱的下端固定;基架杆,基架杆为若干对,每对基架杆中的两基架杆沿立柱的宽度方向平行对立设置,每对基架杆沿立柱的高度方向排布,基架杆呈长方形杆状,基架杆从立柱的一侧穿入且从立柱的另一侧穿出,基架杆固连于立柱,相邻的一对基架杆在立柱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站立基板,站立基板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任意一对基架杆上。本整合架有利于减少成本,有便于工人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建筑施工整合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中所涉及的器械十分繁多,在对墙面或房屋外沿的纵向面进行施工时,往往需借助一些大型的起升设备进行辅助操作,但采取该种方式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通过大型的起升设备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且设备体积大,在操作上专业性较强,其次设备使用成本高,需额外的人员始终操作设备,而在实际中工人移动的幅度次数往往较少,工人通常在站立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位置进行操作(一般操作项目为对外墙进行装饰方面的内容),对于设备的操作是较少的,并且利用设备操作较为麻烦。因此设计一种新的辅助工具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建筑施工整合架,该建筑施工整合架有利于减少成本,有便于工人使用,解决了目前的辅助设备使用成本高,不利于工人操作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建筑施工整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架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呈矩形柱状,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
基架杆,所述基架杆为若干对,每对基架杆中的两基架杆沿所述立柱的宽度方向平行对立设置,每对基架杆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排布,所述基架杆呈长方形杆状,所述基架杆从所述立柱的一侧穿入且从立柱的另一侧穿出,所述基架杆固连于所述立柱,相邻的一对基架杆在所述立柱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站立基板,所述站立基板的两端能够分别插入任意一对基架杆上。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基架杆上一体成型有均呈矩形框状的固定沿一和固定沿二,所述固定沿一通过螺栓固连在所述立柱的一侧面上,所述固定沿二通过螺栓固连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面上。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基架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立柱的长度与所述基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立柱的长度相等。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在所述立柱高度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基架杆之间的距离在10cm-15cm之间。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站立基板呈长方形板状,所述站立基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呈矩形的插设口,两插设口分别插设在两基架杆的一端内。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站立基板的两端端部均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手环。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立柱的下端端部外壁一体成型有呈矩形框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站立基板规格为55cm×40cm×4cm。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所述立柱、基架杆和站立基板均由不锈钢或钢材制成。
上述的建筑施工整合架中,每对基架杆中的两基架杆之间距离40cm-4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林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7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便携式施工架
- 下一篇:双管式悬挑脚手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