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线用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144.8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1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灰门 烟筒 弹簧盒 固定座 快速清理装置 钒氮合金 紧固手轮 排烟系统 排烟组件 滑杆 转座 转动 本实用新型 焊接固定 内部设置 清灰组件 外壁设置 外侧设置 作业空间 限位板 拔出 弹簧 紧固 开合 内壁 绕转 轴向 高空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线用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包括排烟组件和清灰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包括烟筒、固定座和弹簧盒,所述烟筒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烟筒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盒位于所述烟筒的内壁,并与所述烟筒焊接固定,所述弹簧盒的内部设置有滑杆、限位板和弹簧;在清灰门的外侧设置有紧固手轮和转座,可以通过紧固手轮对清灰门进行紧固,并且转座可以通过其内侧连接的滑杆进行轴向的位移,可以将清灰门向外拔出后进行绕转座的转动,实现了通过转动的方式打开清灰门,避免了向外开合清灰门的过程中,清灰门占用了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提高作业人员高空清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钒氮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线用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现有的钒氮合金生产线排烟系统均为直通的管状,在长期使用中由于杂物等堆积容易出现管体内部异物堵塞的状况。
原有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通过铰接的清灰门对排烟管道进行清理,但是清灰门打开的过程中,需要往外打开,影响工作人员的位置,若是在高度较高的管道清灰时,无疑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线用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通过铰接的清灰门对排烟管道进行清理,但是清灰门打开的过程中,需要往外打开,影响工作人员的位置,若是在高度较高的管道清灰时,无疑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危险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钒氮合金生产线用排烟系统的快速清理装置,包括排烟组件和清灰组件,所述排烟组件包括烟筒、固定座和弹簧盒,所述烟筒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烟筒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盒位于所述烟筒的内壁,并与所述烟筒焊接固定,所述弹簧盒的内部设置有滑杆、限位板和弹簧,所述滑杆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杆的外壁,并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贯穿所述烟筒,并与所述烟筒滑动连接,所述清灰组件包括清灰门、转座、紧固手轮和加固框,所述清灰门外侧固定有所述加固框,所述转座固定在所述加固框的外壁下侧,所述转座上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紧固螺栓上具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贯穿所述转座与所述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螺栓杆和所述转座转动连接,所述加固框的外壁铰接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上开设有螺栓槽,所述紧固手轮上具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贯穿所述螺栓槽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固板数量为两个,且均通过转轴与所述加固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紧固板均与所述转座之间间隔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螺栓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固板的长度,且所述螺栓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清灰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清灰门的中间位置处,并与所述清灰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固手轮的外壁具有凸块,所述凸块的数量为六个,且相邻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的夹角为六十度。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伸缩长度大于所述清灰门的厚度,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烟筒的内侧,所述弹簧的外侧具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转座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滑杆与所述转座之间通过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清灰门的外侧设置有紧固手轮和转座,可以通过紧固手轮对清灰门进行紧固,并且转座可以通过其内侧连接的滑杆进行轴向的位移,可以将清灰门向外拔出后进行绕转座的转动,实现了通过转动的方式打开清灰门,避免了向外开合清灰门的过程中,清灰门占用了作业人员的作业空间,提高作业人员高空清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冶炼炉除尘机构
- 下一篇:碳素焙烧炉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