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结剂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431.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传军;王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2;F23G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盘管 吸附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电弧装置 上端 向后 水槽 本实用新型 连接粘接剂 冷凝装置 抽气泵 粘接剂 粘结剂 最大化 风罩 支管 活性炭 管道连接 回收利用 冷凝支管 尾气处理 侧入口 回流管 排气口 总效益 外端 下端 组份 填充 尾气 伸出 清洁 生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结剂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位于粘接剂釜的后部,包括冷凝装置、电弧装置、吸附装置、抽气泵、水槽,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本体、内盘管、风罩网,内盘管上端以冷凝支管连接粘接剂釜上端的排气口,内盘管下端以回流管连接粘接剂釜的侧入口,所述风罩网设置于本体外端、内盘管的两侧,所述内盘管上端伸出气相支管;所述气相支管向后连接电弧装置,所述电弧装置向后连接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向后依次以管道连接抽气泵、水槽。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处理装置既能保证蒸出组份的回收利用,又能最大化处理尾气,使粘接剂釜尾气处理高效、彻底、清洁,达到总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结剂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粘接剂生产领域,通常使用搅拌釜、反应釜来处理物料,既有化学过程,又有物理过程。尾气排放一直是该领域需要解决的的一大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反应釜方面,反应温度已能达到200℃以上,不仅仅有物料挥发的问题,还有较高沸点溶剂、反应物、副产物的挥发,成分较为复杂,并且高沸点的物质分子量也较高,结构更为复杂,普通的吸收、反应的轻物料处理步骤有时难以适用,造成VOC排放物增多。
况且目前的排放装置对废气的利用率也不足,造成物料浪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新型的粘接剂釜尾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粘结剂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更彻底,回收更充分,优化排放工艺的同时节约物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粘结剂生产的尾气处理装置,位于粘接剂釜的后部,包括冷凝装置、电弧装置、吸附装置、抽气泵、水槽,所述冷凝装置包括本体、内盘管、风罩网,内盘管位于本体内部,内盘管上端以冷凝支管连接粘接剂釜上端的排气口,内盘管下端以回流管连接粘接剂釜的侧入口,所述风罩网设置于本体外端、内盘管的两侧,所述内盘管上端伸出气相支管;所述气相支管向后连接电弧装置,所述电弧装置包括电弧箱体、电弧发生器、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电弧装置向后连接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填充有活性炭,吸附装置向后依次以管道连接抽气泵、水槽,所述水槽内盛有清水,水槽的入口管伸入液面以下,水槽的出口管自液面上方通至外部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装置的风罩网外侧安装有风扇,风扇所吹风向沿着风罩网的垂直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气相支管上还具有阀门,以调节尾气流量。
作为优选,所述电弧发生器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进一步,所述电弧发生器分布于电弧箱体内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支管从粘接剂釜到内盘管呈先向上、再向下弯曲的“S”形。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节约物料,尾气处理高效彻底。冷凝装置、冷凝支管、回流管构成粘接剂釜的尾气成分回收机构,同时也保证了物料的充分利用;不冷凝的部分可能是可燃轻组分或者惰性气体部分,其通过气相支管进入电弧装置燃烧;最后燃烧的尾气和粘接剂釜不燃气体进入吸附装置、水槽后排出,最终尾气无污染。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处理装置既能保证蒸出组份的回收利用,又能最大化处理尾气,使粘接剂釜尾气处理高效、彻底、清洁,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粘接剂釜,101-排气口,102-侧入口,1-冷凝装置,11-本体,12-内盘管,121-冷凝支管,122-回流管,123-气相支管,124-阀门,13-风罩网,14-风扇,2-电弧装置,21-电弧箱体,22-电弧发生器,23-供气管,24-出气管,3-吸附装置,4-抽气泵,5-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废气回收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皮VOC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