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后尾门撑杆和电动后尾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505.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E05C17/30;H02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杆 电动后尾门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 电机驱动电路 霍尔传感器 电机 采集电路 微控制器 线束 霍尔信号线 控制器设置 撑杆系统 电机驱动 电机运动 电平驱动 霍尔信号 失效概率 集成度 内走线 伸缩 判定 采集 输出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后尾门撑杆和电动后尾门系统。电动后尾门撑杆包括:撑杆外壳、设置在撑杆外壳内的电机和设置在撑杆外壳内的控制器;控制器上集成有微控制器、霍尔传感器采集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微控制器依据霍尔传感器采集电路采集的霍尔信号判定电机的位置与转速,计算输出给电机的电平;电机驱动电路依据电平驱动电机运动,控制电动后尾门撑杆伸缩。本实用新型在撑杆外壳内独立地设置一控制器,使得撑杆系统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也正因为控制器设置在撑杆外壳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板内走线代替霍尔信号线束和电机驱动线束,减少了线束数量,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的失效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后尾门撑杆和电动后尾门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的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包括撑杆系统、门锁系统、防夹条系统等,以及与各个系统连接的电动后尾门控制器(Power Lift Gate Module, PLGM)。
图1中,1为电动后尾门控制器,2为撑杆,3为右侧/左侧防夹条,4为开关, 5为吸合锁电机/解锁电机。
PLGM与各个系统间通过线束连接,从而实现对各个系统中相应信号的采集和相应机构的控制。如,PLGM与撑杆系统通过线束连接,实现对撑杆霍尔信号的采集和对撑杆电机的驱动;又如,PLGM与门锁系统通过线束连接,实现对门锁状态信号的采集和对门锁电机的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对目前的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进行研究后发现, PLGM需要与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中的各个系统分别通过线束连接,对于 PLGM而言,连接的线束数量越多,不但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的失效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后尾门撑杆和电动后尾门系统,以期减少线束数量,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降低汽车电动后尾门系统的失效概率。
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后尾门撑杆,包括:
撑杆外壳、设置在所述撑杆外壳内的电机和设置在所述撑杆外壳内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上集成有微控制器、霍尔传感器采集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
所述微控制器依据所述霍尔传感器采集电路采集的霍尔信号判定所述电机的位置与转速,计算输出给所述电机的电平;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依据所述电平驱动所述电机运动,控制电动后尾门撑杆伸缩。
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器、所述霍尔传感器采集电路和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设置于至少两层印刷电路板PCBA上。
可选地,各层所述PCBA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撑杆外壳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与所述撑杆外壳的轴线垂直设置。
可选地,各层所述PCBA的形状为圆形。
可选地,各层所述PCBA之间的距离不为零。
可选地,所述撑杆外壳内设置有固定所述各层所述PCBA的卡扣或螺孔。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后尾门系统,包括前文所述的电动后尾门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式舱盖
- 下一篇:空气室盖板、空气室盖板装置及单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