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0679.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奇;杨浩文;关钧键;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21 | 分类号: | B60R21/21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总成 支架 压板 汽车安全气囊 充气袋 气体发生装置 螺栓 固定装置 联接装置 耐磨 气袋 联接 汽车构件 锁紧螺母 安装孔 铆接 腔内 |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涉及一种汽车构件,所述汽车安全气囊总成包括气袋固定装置(1)、充气袋(2)、压板(3)、气囊总成支架(4)、气体发生装置(5)、耐磨螺栓(6)、锁紧螺母(7)、总成联接装置(8)。压板(3)置于气囊总成支架(4)上方,与充气袋(2)联接,充气袋(2)置于气袋固定装置(1)里,并通过压板(3)固定于气囊总成支架(4)的型腔内。四个耐磨螺栓(6)置于压板(3)的四个安装孔中,联接气囊总成支架(4)与气体发生装置(5),总成联接装置(8)铆接在气囊总成支架(4)的下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减轻汽车惯性力的一种装置。汽车遇到猛烈碰撞时,气囊受感应弹出,乘员伏在弹出的气囊上面,减少了惯性冲击所产生的伤害。传统的气囊总成使用重金属材料作为其相关部件,经济费用较高,生产周期较长,而且重量较大,不利于汽车减轻重量,相应的对环境保护增加了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乘员侧横梁上,气袋固定装置外板便是乘员侧面板,安全气囊质量的降低减轻了汽车的重量,减少了油耗,并且总成质量满足汽车碰撞实验要求的,总成的制造成本降低。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所述汽车安全气囊包括固定装置、充气袋、压板、气囊总成支架、气体发生装置、耐磨螺栓、锁紧螺母、总成联接装置;压板置于气囊总成支架上方与充气袋联接,充气袋置于气袋固定装置里,并通过压板固定于气囊总成支架的型腔内;四个耐磨螺栓置于压板的四个安装孔中,联接气囊总成支架与气体发生装置,总成联接装置铆接在气囊总成支架的下方。
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所述压板、总成支架与气体发生装置通过4个金属耐磨螺栓相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乘员侧横梁上,气袋固定装置外板便是乘员侧面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质量降低,气囊总成气袋固定装置为聚酰胺材料,总成支架为镁铝合金,安全气囊总成质量的降低减轻了汽车的重量,减少了油耗,并且总成质量满足汽车碰撞实验要求的,总成的制造成本降低。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汽车安全气囊总成是一种轻量化的装置,包含固定装置、充气袋、压板、气囊总成支架、气体发生装置、耐磨螺栓、锁紧螺母、总成联接装置。压板置于气囊总成支架上方,与充气袋联接,充气袋置于气袋固定装置里,并通过压板固定于气囊总成支架的型腔内。四个耐磨螺栓置于压板的四个安装孔中,联接气囊总成支架与气体发生装置,总成联接装置铆接在气囊总成支架的下方。气囊总成气袋固定装置为聚酰胺材料,总成支架为镁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镀锌钢板,减轻了重量,耐磨螺栓通过压板孔联接气体发生装置,提高了结构强度和耐磨性。
实施例1:
如图所示,图中部件为固定装置、充气袋、压板、气囊总成支架、气体发生装置、耐磨螺栓、锁紧螺母、总成联接装置。
一种轻量化汽车安全气囊总成,包括气袋包括气袋固定装置1、充气袋2、压板3、气囊总成支架4、气体发生装置5、耐磨螺栓6、锁紧螺母7、总成联接装置8。压板3置于气囊总成支架4上方,与充气袋2联接,充气袋2置于气袋固定装置1里,并通过压板3固定于气囊总成支架4的型腔内。四个耐磨螺栓6置于压板3的四个安装孔中,联接气囊总成支架4与气体发生装置5,总成联接装置8铆接在气囊总成支架4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汽车碰撞试验的条件下,气囊总成支架中气袋固定装置1材料为聚酰胺材料,总成支架4为镁铝合金,相对传统总成极大地降低了总装质量,降低耗能,低碳环保。压板、总成支架与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四个耐磨螺栓6相联接,提升了总成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业大学,未经辽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0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