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新型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1023.7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辉;莫广亮;王潇潇;李亚平;张彬;林培英;曾敏;卢艳梅;杨彩虹;周晓容;罗远洋;葛银辉;阳鹰飞;周强伟;刘允盛;宋学斌;潘伟;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长成桥梁隧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本实用新型 新型路面结构 立体支撑 透水路面 基础层 装配式 城市道路 路基 出水口处 储水功能 路面结构 排水系统 透水功能 透水结构 蓄水结构 预留空间 装配结构 防水层 结构层 预留的 底面 多层 面层 铺筑 和面 水路 储存 蓄水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尤指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新型路面结构,以路基为基础而设置在路基上方,所述的路面结构为多层筑造结构,主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筑的基础层、防水层、立体支撑层和面层,面层设置为间隙透水结构,立体支撑层设置有预留空间形成蓄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各层装配结构层设有缝隙,通过缝隙实现透水目的,同时各结构层底面与基础层之间留存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然后可以从预留的出水口处排到道路的排水系统中,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水路面结构不仅有透水功能,并且具有储水功能,不仅解决了新建道路上透水路面的透水蓄水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透水被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尤指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新型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随着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生态环境开始遭受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硬化路面造成城市内涝严重、地下水失衡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建设科技城市,我国大力建设与发展海绵城市,促进城市绿色发展,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等手段,让城市雨水得到收集和利用,节约利用水资源,以解决城市因降水产生的内涝等一系列的问题。
海绵城市的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在雨天时及时收集并吸纳在道路上的降水,并且及时排走,使其不影响道路上的行人或车辆通行;目前实现这一任务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或透水水泥路面。然而,当前的透水路面的主要做法是增大路面孔隙率来实现路面排水效果,再在某一层中汇集到排水系统中,因此透水路面基本没有蓄水功能。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无蓄水功能的路面里的空隙逐渐被堵塞,更失去排水功能,同时由于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造成路面强度降低,更容易出现早期破坏,也因为透水层下面的封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透水路面更早的因水而发生结构性破坏,造成道路资产的更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道路透水路面结构,尤指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新型路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装配式透水新型路面结构,以路基为基础而设置在路基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结构为多层筑造结构,主要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筑的基础层、防水层、立体支撑层和面层,面层设置为间隙透水结构,立体支撑层设置有预留空间形成蓄水结构。
所述立体支撑层包括若干柱式底座,柱式底座竖直间隔设置在面层与防水层之间以支撑面层结构,柱式底座之间的间隔空间为蓄水预留空间。
所述面层为双板层装配结构,主要包括UHPC薄板层和沥青砼层,其中沥青砼层铺设在UHPC薄板层上。
所述面层的UHPC薄板层厚度为3-12cm,沥青砼层厚度为3-5cm。
所述的面层由多边形板块拼凑而成。
所述的立体支撑层中,柱式底座为圆柱或方柱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为5-15cm。
所述的立体支撑层根基部通过预埋螺栓安装至基础层以固定定位,基础层的预制单元上设置有与预埋螺栓相对应的锚固螺栓孔。
所述的防水层为SBS乳化沥青涂层。
所述的基础层为素混凝土层,厚度为18-24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是设置在路基上的一种装配式路面结构,目的是实现路面的透水蓄水功能,从而保护路面结构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路面的多层装配结构实现其功能,各层装配结构层设有缝隙,通过缝隙实现透水目的,同时各结构层底面与基础层之间留存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然后可以从预留的出水口处排到道路的排水系统中;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透水路面结构不仅有透水功能,并且具有储水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长成桥梁隧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长成桥梁隧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1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透水砖
- 下一篇:装配式互锁缝隙透水路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