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1203.5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武春晓;谷沫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11440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开口 套管针 针部 本实用新型 留置套管针 静脉输液 第一端 前开口 套部 输出 可拆卸 侧方 触壁 流出 阻挡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其包括针部和套部,套部可拆卸地结合在针部的第二端;针部的第一端形成有套管针本体,套管针本体的第一端形成有前开口,用于药液的输出;所述套管针本体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开口,用于药液从侧方输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不但在前端有前开口,在侧面还有侧开口,即使前端触壁受到阻挡,药液还可以从侧开口中顺利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对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输液的非常适用,因为其在一次穿刺后可以在静脉内保留多日,而且穿刺完成后钢针就被拔除,不用但因由于患者在套管针留置期间活动而导致静脉血管被刺穿。
现有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如图3-5所示,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即针部10和套部20;针部10在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形成有套管针本体,其有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第一管体的侧部连接有管路13,以进行药液输入;第一管体中部形成有橡胶塞;第一管体第二端形成有接口15;套部20第一端形成有插头,用于插入所述接口中,由此将针部10和套部20连接在一起,套部20外可滑动地套有圆圈状的钢针底座21,钢针底座21的连接杆穿过套部20的引导槽而插入套部20内;钢针11的第二端固定在里连接杆上;钢针的第一端穿过套部20的第一端、橡胶塞14、套管针本体12后从套管针本体12的第一端的前开口12a出延伸到外部。静脉穿刺时,钢针11和套管针本体12一起刺入患者的静脉血管中,然后通过操作钢针底座21使得钢针11回退而完全进入套管部20中,最后自针部10取下套部20,仅仅将针部10用胶布或贴膜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由于要保持几天时间,所以,在这几天中,患者活动后经常会引起套管针本体12的前开口12a触壁,即前开口12a抵靠在静脉血管的血管内壁上,这样,以后通过该套管针输液时,液体的输入就会不畅甚至无法输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其在套管针本体前端的开口触壁后,仍能保证药液畅通地输入静脉血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其包括针部和套部,套部可拆卸地结合在针部的第二端;针部的第一端形成有套管针本体,套管针本体的第一端形成有前开口,用于药液的输出;所述套管针本体的侧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侧开口,用于药液从侧方输出。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侧开口为两个侧开口。
优选地,所述两个侧开口分别开设在所述套管针本体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自所述两个侧开口到所述前开口的距离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不但在前端有前开口,在侧面还有侧开口,即使前端触壁受到阻挡,药液还可以从侧开口中顺利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的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的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的套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用留置套管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1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输液管长度的吊顶式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固定留置针的医用手套